A. |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 |
B. | 常温常压下,22g CO2含有原子数1.5NA | |
C. | 32g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 | |
D.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A |
分析 A、标况下水为液态;
B、求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二氧化碳中含3mol原子来分析;
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 解:A、标况下水为液态,故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则含有的分子数不是NA个,故A错误;
B、22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1mol二氧化碳中含3mol原子,故0.5mol二氧化碳中含1.5mol原子即1.5NA个,故B正确;
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32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frac{32g}{16g/mol}$=2mol,个数为2NA个,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 | 有丁达尔效应 | 红褐色液体为胶体 |
B | 向溶液X中加入NaHCO3粉末 | 产生无色气体 | X一定属于酸 |
C | 向淀粉NaI溶液中加入氯水 | 溶液变蓝 | 氧化性:Cl2>I2 |
D |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两溶液均褪色 | X可能是S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g+、K+、NO${\;}_{3}^{-}$、Cl- | B. | Mg2+、Na+、Cl-、SO${\;}_{4}^{2-}$ | ||
C. | Ca2+、Mg2+、Fe2+、Cl- | D. | H+、Na+、CO${\;}_{3}^{2-}$、SO${\;}_{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
B. |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 |
C. |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
D. | 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 |
B. | 用平行光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 |
C. | 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以制取Fe(OH)3胶体 | |
D. | 树林中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酿酒、造纸技术都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 |
B. | 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 |
C. |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 |
D. | 打磨磁石制作指南针为化学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