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方法,可以将CO2变废为宝。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_1275.6kJ•mol-1
②2CO(g)+O2(g)=2CO2(g)△H=_556.0kJ•mol-1
③H2O(g)=H2O(l)△H=-44.0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甲醇(酸性)燃料电池为电源,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下图)。通电后,下图竖直装置下端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中产生大量的Fe(OH)2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电源中b极为_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上端A极电极材料是: ____(填化学式),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3)利用电解法在铁制品上镀铜可以防止铁被腐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电镀时,通常用铜做阳极,可溶性铜盐作电解质溶液
b. 电镀过程中,维持电流恒定,温度升高,电解反应速率加快
c.电镀过程中,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d.电镀过程中,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1)CH3OH(l)+O2(g)→ CO(g)+2H2O(l)△H=-442.8 kJ•mol-1(2分)
(2)负(1分) CH3OH-6e-+H2O=CO2+6H+(2分) Fe(1分) 2H++2e-=H2↑(2分)(3)ad(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_1275.6kJ•mol-1,②2CO(g)+O2(g)=2CO2(g)△H=_556.0kJ•mol-1,③H2O(g)=H2O(l)△H=-44.0kJ•mol-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①-②+③×4)÷2得到CH3OH(l)+O2(g)=CO (g)+2H2O(l)△H=_442.8 kJ•mol-1;
(2)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说明氢氧化亚铁在B电极附近生成,所以电极A为电解池的阳极,B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源a为正极,电极反应为氧气得到电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e-+2H2O=4OH-;连接正极的A电极是铁,目的是铁做阳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和阴极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b为负极,甲醇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连接电极B电极反应为:2H++2 e-=H2↑;
(3)a.铁上镀铜时,通常用铜做阳极,可溶性铜盐作电解质溶液,正确;b. 电镀过程中,维持电流恒定,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电解反应速率减小,错误;c.电镀过程中,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错误;d.电镀过程中,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正确,答案选ad。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应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分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 +1/2 O2(g) =CO(g) △H1=-110.5kJ/mol
C(s) +O2(g) =CO2(g) △H 2=-393.5kJ/mol
则C(s) +CO2(g) =2CO(g) 的△H 为
A.283kJ/mol B.-504 kJ/mol
C.-172.5kJ/mol D.172.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②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CCl4中
③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自燃,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
④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⑤氧化钠在某些呼吸面具中用于制备氧气
⑥Na2CO3溶液能跟酸溶液反应,但不能跟碱溶液反应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
C.①⑥ D.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K+、Na+、Cl-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C.含有0.1 mol/L Fe3+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K+、Mg2+、I-、NO3-
D.室温下,pH=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存在:Na+、Fe3+、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3++2Br-、2Fe3++2I-==2Fe2++I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还原性:I->Fe2+>Br-
B.线段AB表示Fe2+被氯气氧化
C.线段BC表示生成4 mol Fe3+
D.原溶液中n ()=6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合成氨工业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NH3的含量较小,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
B.由于氨可液化分离出来,N2、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0 MPa~50 MPa,因在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T ℃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下减小压强,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2+SO2NO+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则下列它们的( )一定相同。
(1)体积(2)所含原子个数 (3)物质的量(4)质量 (5)密度
A.只有(1)(2)(3) B.只有(1)(2)(4)
C.只有(2)(3)(5) D.(1)(2)(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 mol≤ne≤
a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