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电极的电极材料是铜 | |
B. | 如果将稀硫酸换为CuSO4溶液,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 |
C. |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对实验测定不产生影响 | |
D. | 若量筒中收集到a L H2,则电解质溶液中通过了$\frac{a}{11.2}$mol电子 |
分析 纯铜片和纯锌片、稀硫酸组成原电池,由图可知b电极处有氢气生成,则b为铜,为正极;a为锌,为负极;b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据此分析.
解答 解:A、由图可知b电极处有氢气生成,则b为铜,为正极;a为锌,为负极,故A错误;
B、如果将稀硫酸换为CuSO4溶液,则b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无气体生成,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会使气体温度升高膨胀,则对实验测定会产生影响,故C错误;
D、电解质溶液中无电子通过,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主要考查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守恒在计算中的应用等,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 |
B. | 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SO32-+H2O═2Fe2++SO42-+2H+ | |
C. | 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3SO32-+6H2O?2Fe( OH)3+3H2SO3 | |
D. | 向d点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NaOH溶液,红色加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D)>r(C)>r(B) | |
B. | 1L0.lmol/L戊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小于0.1mol | |
C. | 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约6.02×1023个电子 | |
D. | 元素的非金属性B>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苯、氯乙烯、苯乙炔分子内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 |
B. | 苯、乙烯、聚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 | |
C. | 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 |
D. | 分子式为C5H10O2,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5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Z>W>R | |
B. | 对应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W>Y | |
C. | 单质Z可与R的最高价含氧酸发生置换反应 | |
D. | W与R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均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 |
B. | 充电时,A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 |
C. | 充电时,每生成n mol S转移2n mol电子 | |
D. | 放电时,正极上可发生反应2Li++2Li2S6+2e-═3Li2S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g/100mL) | 0.91 | 1.25 | 1.77 | 2.64 | 3.95 | 8.42 | 20.2 | 44.5 | 9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