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判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FeSO4 C.BaCl2 D.NaOH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上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 mol•L-1HCl和0.1 mol•L-1H2SO4与2mol•L-1NaOH溶液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B.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同0.1 mol/L盐酸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C.Mg、Al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0.1 mol/L盐酸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D.0.1 mol/L HCl和0.1 mol/L HNO3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A.16种 B.18种 C.20种 D.2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物质的量均为0.1molK2SO4和Al2(SO4)3溶于水,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Ba(OH)2溶液,测得铝元素有一半留在溶液中,则生成BaSO4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25mol B.0.30mol C.0.35mol D.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右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A | Fe | FeCl2 | FeCl3 |
B | CO2 | Na2CO3 | NaHCO3 |
C | AlCl3 | NaAlO2 | Al(OH)3 |
D | Cu | CuO | Cu(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 |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 |
I1=738 kJ·mol-1 I2=1451 kJ·mol-1 I3=7733 kJ·mol-1 I4=10540 kJ·mol-1 |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___________________。
(4)G位于________族________区,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6)检验F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①、②、③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①>②>③
C.电负性: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 (25℃)=1.0×10-14,Kw (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B.35℃时,c(H+)>c(OH-)
C.25℃时,pH=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3mol/L
D.25℃时,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Kw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