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是根据图甲的电解池进行电解时某个量(纵坐标x)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各电解池都用石墨作电极,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对电极反应的影响),这个量x是表示( )
A.各电解池析出气体的体积
B.各电解池阳极质量的增加量
C.各电解池阴极质量的增加量
D.各电极上放电的离子总数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食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食盐。
某地出产的粗盐中,所含杂质是CaCl2,通过下面的实验可制得纯净的NaCl2。
请回答:
(1)加入的A是__________,检验A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B是__________,加入稍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最好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如下仪器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量筒 ④蒸发皿 ⑤锥形瓶 ⑥温度计 ⑦蒸馏烧瓶 ⑧分流漏斗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________;
(3)使用前必须查漏的有________;
(4)可作反应容器的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甲醚等清洁燃料。由天然气获得该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CH4(g)+H2O(g)CO(g)+3H2(g) ΔH1=+206.1 kJ·mol-1
②CH4(g)+CO2(g)2CO(g)+2H2(g) ΔH2=+247.3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反应进行的前5 min内,v(H2)=________;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反应③中ΔH3=________。800 ℃时,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1,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 H2O | CO2 | H2 |
0.5 mol | 8.5 mol | 2.0 mol | 2.0 mol |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__(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4)用该合成气制取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设反应完全进行,用质量百分比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A、B两根石墨棒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通电tmin时,在B极上共产生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然后将电极A、B与电源反接,用相同的电流再电解0.5tmin,两极上均无气体产生,最终溶液的体积为200mL,则该溶液的pH接近于( )
A.2 B.2.7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840年,俄国化学家盖斯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g碳在6.4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X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为 ( )
A.-YkJ/mol B.-(10X-Y)kJ/mol
C.-(5X-0.5Y)kJ/mol D.+(10X-Y)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苛性钠均为碱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