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从海水中提取下列物质,可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MgB.Br2C.NaClD.K

分析 根据从海水制备物质的原理可知,氯化钠含量比较高,可利用蒸发原理得到,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需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取,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 解:A.海水中得到镁,需要首先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然后再去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而得到镁,涉及化学变化,故A不选;
B.从海水中获得单质溴,通过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选;
C.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比较高,把海水用太阳暴晒,蒸发水分后即得食盐,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故C选;
D.海水中得到钾,需要首先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钾,然后再去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钾而得到甲,涉及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从海水中获取化合物和单质的方法,熟悉物质的存在及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Fe3++3OH-→Fe(OH)3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OH-→AlO2-+2H2O
C.金属铁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OH-→2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B.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四种离子A+、B2+、C-、D2-,它们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2->C->A+>B2+
C.分子内部一定含有共价键
D.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10mL0.1moL/L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将此黄色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份加入适量四氯化碳,若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填操作及现象),则证明Br-被CL2氧化成了Br2,若再将Br2从中分离出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分液;向另一份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填试剂名称),若溶液变红色(填实验现象),则证明Fe2+被 CL2氧化成Fe3+
(2)已知Fe2+还原性比Br-强,在50mL0.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氯气112m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 Br-+2Cl2=2Fe3++Br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烷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与强酸、强碱、氧化剂反应
B.正丁烷分子中四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常温常压下是气态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两种金属中,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的是Fe、Al(填化学式);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l(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2)使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发生反应(铝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l,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bc(填字母).
a.产生红棕色烟雾       b.发出耀眼的光芒      c.有熔融物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1799年,科学家伏打(即伏特)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铜和锌的圆木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特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锌电极为负极
C.铜电极电极反应O2+2H2O+4e-=4OH-
D.可用浸有酒精溶液的棉布代替浸有食盐水的棉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实验小组用50mL 1.0mol/L的盐酸与50mL 1.1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
(2)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3次,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不同意,因为不同温度计误差不同
(3)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图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
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
125.124.925.031.76.7
225.125.125.132.06.9
325.125.125.133.68.5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H=-56.8kJ/mol
(4)将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A族,该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短周期中与氟元素同主族的元素是Cl(氯),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氢化物遇到氨气会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3)下列关于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a.原子半径:Al>Si>C   
b.非金属性:P>S>Cl
c.热稳定性:H2O>HF>H2S   
d.碱性:KOH<Ca(OH)2<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