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试管中的物质
 A 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饱和溴水 ①苯②苯酚溶液
 B 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酸性KMnO4溶液 ①苯②甲苯
 C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  Br2的CCl2溶液 ①苯②乙烯
 D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石蕊溶液 ①苯酚溶液②碳酸溶液
A.AB.BC.CD.D

分析 A.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只有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C.只有乙烯与溴发生加成;
D.苯酚酸性较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解答 解:A.饱和溴水与苯进行萃取、与苯酚生成三溴苯酚沉淀,验证了羟基对苯环活性的影响,故A正确;
B.酸性高锰酸钾与甲苯反应生成苯甲酸,溶液褪色,验证苯环对甲基活性的影响,故B错误;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苯不能,证明苯中无碳碳双键,故C正确;
D.碳酸能使石蕊变色,苯酚不能使石蕊变色,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酸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C.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Ca2++OH-+HCO3-=CaCO3↓+H2O
D.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BaCO3+2H+=B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中,甲、乙、丙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右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假设:甲为Al(OH)3;结论:丁可能是盐酸
B.假设:甲为Na2CO3溶液;结论:戊可能是CO2
C.假设:甲为Fe;结论:丁可能是盐酸
D.假设:甲为N2;结论:戊可能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Ⅰ:某学生用0.2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①
(2)步骤⑤中,在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0.2mol/L
滴定次数待测体积(ml)标准烧碱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0.000.4020.40
第二次20.004.0024.00
第三次20.002.0024.10
Ⅱ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Ba(OH)2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所得固体体积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10:1
(6)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则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mol/L)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s(AgX)>s(AgY)>s(AgZ);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A和3molB,保持温度为20℃,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A(g)+2B(g)?3C(g),达到平衡时生成1.5molC,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为ω;若将温度升高到50℃后,其他条件均不变,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2mol.问:
(1)20℃时,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ω=37.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9(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该反应的焓变△H<0(填“>”、“<”或“=”),
(3)20℃时,若在同一容器中加入2molA和6molB,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3mol,此时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不变(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20℃时,若在同一容器中加入1molA、5molB和6molC,则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平衡时体系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乙二醛(OHC-CHO)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Ⅰ.工业生产乙二醛 
(1)乙醛(CH3CHO)液相硝酸氧化法 
在Cu(NO32催化下,用稀硝酸氧化乙醛制取乙二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3CHO+4HNO3$\stackrel{Cu(NO_{3})_{2}}{→}$3OHC-CHO+4NO↑+5H2O.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是生成的NO会污染空气,硝酸会腐蚀设备. 
(2)乙二醇(HOCH2CH2OH)气相氧化法  
①已知:OHC-CHO(g)+2H2(g)?HOCH2CH2OH(g)△H=-78kJ•mol-1 K1 
 2H2(g)+O2(g)?2H2O(g)△H=-484kJ•mol-1  K2
 乙二醇气相氧化反应HOCH2CH2OH(g)+O2(g)?OHC-CHO(g)+2H2O(g)的△H=-406kJ•mol-1.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K}_{2}}{{K}_{1}}$(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原料气中氧醇比为1.35时,乙二醛和副产物CO2的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温度在450~495℃之间和超过495℃时,乙二醛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升高温度,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温度超过495℃时,乙二醇大量转化为二氧化碳等副产物.  
Ⅱ.乙二醛电解氧化制备乙醛酸(OHC-COOH)的生产装置如图2所示,通电后,阳极产生的Cl2与乙二醛溶液反应生成乙醛酸.  
(3)阴极反应式为2H++2e-=H2↑. 
(4)阳极液中盐酸的作用,除了产生氯气外,还有增强溶液导电性. 
(5)保持电流强度为a A,电解t min,制得乙醛酸m g,列式表示该装置在本次电解中的电流效率η=$\frac{5mf}{111at}$%.
(设:法拉第常数为f Cmol-1;η=$\frac{生产目标产物消耗的电子数}{电极上通过的电子总数}$×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双安妥明()可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该物质合成线路如图所示:

已知:I.RCH2COOH$\stackrel{Br_{2},P}{→}$$\stackrel{苯酚钠}{→}$
II.RCH-CH2$\stackrel{HBr,过氧化物}{→}$RCH2CH2Br
III.已知:C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8倍,且支链有一个甲基;I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I(C3H4O)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试回答:
(1)A的结构简式,J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醛基、羟基.
(2)C的名称为2-甲基-1-丙烯.
(3)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32CH2Br+NaOH$→_{△}^{水}$CH(CH32CH2OH+NaBr,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H+K→双安妥明”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有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谱峰,峰面积之比为6:1:1的结构简式为HCOOCH(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Ⅰ含氮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变化复杂.
现用如图3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己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E→D→B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防止装置中的空气将NO氧化成NO2,影响产物的检验
(3)在关闭弹簧夹,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实验确认有NO的现象是D中刚开始为无色,通入O2后变为红棕色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NO2+H2SO4(浓)=Na2SO4+NO↑+NO2↑+H2O.
Ⅱ.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
【资料卡片】
a.NH4NO3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b.在230℃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2N2↑+O2↑+4H2O
c.在400℃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
(5)如图2 将水滴入盛有硝酸铵的试管中,观察到的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6)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来制备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填“能”或“不能”)不能用硝酸铵代替氯化铵.
(7)在汽车发生碰撞时,NaN3会产生N2(填化学式)气体充满安全气囊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
(8)完成离子反应IV:8NO+7H2O=3NH4++5NO3-+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过氧化钡常温下缓慢分解,不溶于水,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等.请回答:
(1)BaO2的电子式为
(2)BaO2在有水存在下,通过与二氧化碳作用,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O2+H2O+CO2=BaCO3+H2O2
(3)BaCl2在氨水中与H2O2反应可得到BaO2沉淀,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理Ba2++H2O2+2NH3•H2O=BaO2+2NH4++2H2O.
(4)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2MnO4-+5BaO2+=5Ba2++5O2+2Mn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