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表是有关酶的实验,据表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mL)    温度(℃)       试剂          现象

1        淀粉糊、清水   2      37         碘液         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2      0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2      37                     不变蓝

4        淀粉糊、煮沸过的唾液 2    37                      变蓝

5        淀粉糊加入232%盐酸的唾液 2  37            变蓝

6       蛋花液、噬液   2       37                      无变化

1)实验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可得知,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特点,另外酶还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①由于清水中不含淀粉酶,试管中的淀粉未被分解,故遇碘变蓝。

②0℃唾液淀粉酶失去催化能力,试管中的淀粉未被分解,故遇碘变蓝。

③唾液淀粉酶在适应的条件下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滴加碘液不变蓝。

④煮沸过的唾液其中的淀粉酶已失去活性,故试管内的淀粉遇I2变蓝。

⑤酸性条件下,唾液中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分解,故试管滴入碘液变蓝。

⑥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蛋白质分解,且蛋白质遇I2无变化。

(2)专一性;温度;酸碱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潮州二模)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 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
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
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合作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材料: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NaCl溶液、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开水
(1)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
KSCN
KSCN
溶液
无红色出现
无红色出现

说法A不正确
(2)探究2:
【查阅文献】
1.苹果中含有多酚和多酚氧化酶,苹果褐变是氧气、酚类、酚氧化酶共同作用生成了醌类物质的缘故.苹果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
2.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进行如下实验验证.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
序号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一块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 表面变为绿色 苹果中含有酚类物质
一块放置于空气中

另一块迅速浸入0.1mol?L-1NaCl溶液中
表面逐渐褐变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
氧气
氧气
有关
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90℃~95℃的开水和0.1mol?L-1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放置于空气中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有关
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各0.1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放置于空气 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
(3)问题与讨论:
①0.1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可能的原因是:
亚硫酸钠的还原性比酚强,消耗了氧气,保护了酚
亚硫酸钠的还原性比酚强,消耗了氧气,保护了酚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SO32-+O2=2SO42-
2SO32-+O2=2SO42-

②褐变会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口感,试举出家中防止削皮苹果褐变的一种措施:
放入冰箱冷藏,用保鲜膜包裹,用盐水浸泡
放入冰箱冷藏,用保鲜膜包裹,用盐水浸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22

下表是有关酶的实验,据表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mL)    温度(℃)       试剂          现象

1        淀粉糊、清水   2      37         碘液         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2      0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2      37                     不变蓝

4        淀粉糊、煮沸过的唾液 2    37                      变蓝

5        淀粉糊加入232%盐酸的唾液 2  37            变蓝

6       蛋花液、噬液   2       37                      无变化

1)实验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可得知,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特点,另外酶还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5月模拟(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16分)(Ⅰ)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和一种过氧化物。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波长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NO2)=2.500×10-3 mol?L-1
⑴ 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 计算该样品此时c(O2) =         ▲         
⑶ 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 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反应方程式         ▲         
② 测定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       ,通过观察       ▲       的现象可确定测定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Ⅱ)水中的NO2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其浓度的大小是水源污染的标志之一。检测水中的NO2可用比色法,其步骤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称取0.30gNaNO2,溶于水后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得溶液A,移取5mL溶液A,稀释至1L,得溶液B。
b. 配制标准色阶:取6只规格为10mL的比色管(即质地、大小、厚薄相同且具塞的平
底试管),分别加入体积不等的溶液B,并稀释至10mL,再加入少许(约0.3g)对苯磺酸粉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色阶序号
1
2
3
4
5
6
加入溶液B的体积(mL)
0
2.0
4.0
6.0
8.0
10.0
反应后溶液颜色
由无色变为由浅到深的樱桃红色
     c. 检测:取10mL水样倒入比色管中,加少许对氨基苯磺酸,显色后与标准色阶对比。请填写以下空白:
① 比色法的基本依据是       ▲       
② 若水样显色后与色阶中的5号颜色相同,则表明水样中NO2含量为   ▲  mg/L。
③ 用NaNO2直接配制溶液B的缺点是       ▲       
④ 如果水样显色后比6号还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些酶必须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下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
  2. B.
    该酶在80 ℃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3. C.
    35分钟后试管Ⅱ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
  4. D.
    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