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c(A)=0.75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3mol;
(2)前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5mol/(L•min);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x的值为2.

分析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生成的D为2L×0.5mol/L=1mol,则:
                     3A(g)+B(g)?xC(g)+2D(g)
起始量(mol):n     n               0       0
变化量(mol):1.5   0.5           0.5x    1
5min时(mol):n-1.5 n-0.5      0.5x    1
由于5min时c(A):c(B)=3:5,则(n-1.5):(n-0.5)=3:5,解得n=3,
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生成的D为2L×0.5mol/L=1mol,则:
                    3A(g)+B(g)?xC(g)+2D(g)
起始量(mol):n       n            0            0
变化量(mol):1.5    0.5         0.5x        1
5min时(mol):n-1.5  n-0.5     0.5x         1
由于5min时c(A):c(B)=3:5,则(n-1.5):(n-0.5)=3:5,解得n=3,
(1)此时A的浓度c(A)=$\frac{(3-1.5)mol}{2L}$=0.75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3mol,故答案为:0.75;3;
(2)v(B)=$\frac{\frac{0.5mol}{2L}}{5min}$=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
(3)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frac{\frac{0.5xmol}{2L}}{5min}$=0.1mol/(L•min),则x=2,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1 mol H2O和1 mol H2的体积都约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木炭和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所得产物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在装置①-④中,有明显错误的一个是②(填编号)
(2)写出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如果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6.72L.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H2O
(4)装置①中所盛试剂是A(填字母),装置④中所盛试剂是B(填字母),以及装置④中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CO2+Ca2++2OH-=CaCO3↓+H2O.
A.品红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Cl2+2NaOH═NaClO+NaCl+H2O.
(2)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
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取5mL pH=13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2H++ClO-+Cl-═Cl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
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 0.5mol•L-1KI溶液,10mL 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20mL.(已知:2S2O32-+I2═S4O62-+2I-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4%(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获得结论:此实验制得的消毒液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家用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中为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的装置.

(1)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2)为了验证反应产物,C、D、E分别应盛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需要验证反应中的所有产物,缺少的药品是无水硫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把8mol X 气体和4mol Y 气体混合于2L 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X(g)+Y (g)?n Z (g)+2W (g).2min末已生成2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1,计算:
(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min末时Y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Y?2Z.
(2)计算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079mol/(L•s).
(3)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的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因正反应吸热,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当v(X)=v(Z)时,反应达到平衡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H=-92.22kJ•mol-1.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该反应进行人工固氮
B.将3mol N2(g)和3mol H2(g)混合,在高温、高压和催化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92.22kJ
C.因为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反应放出热量
D.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更高效的正催化剂,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能增大反应放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