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条件 | 平衡移动方向 | n(H+) | c(H+) | c(CH3COO-) |
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 | ||||
加入镁条 | ||||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 ||||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 ||||
加入浓盐酸 | ||||
加入NaOH 固体 |
分析 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大,由同离子效应分析;
加入镁条,Mg与氢离子反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越稀越电离,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越稀越电离,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加入浓盐酸,溶液中n(H+)增大;
加入NaOH 固体,氢氧化钠与氢离子反应,则n(H+) 减小;
解答 解: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大,由同离子效应可知,平衡向左移动,n(H+) 减小,c(H+)减小,c(CH3COO-)增大;
加入镁条,Mg与氢离子反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H+) 减小,c(H+)减小,c(CH3COO-)增大;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越稀越电离,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H+) 增大,由于溶液体积增大的程度大于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程度,所以c(H+)减小,c(CH3COO-)减小;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越稀越电离,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减小,由于溶液体积增大的程度大于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程度,所以c(H+)减小,c(CH3COO-)减小;
加入浓盐酸,溶液中n(H+)增大,溶液中c(H+)增大,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则c(CH3COO-)减小;
加入NaOH 固体,氢氧化钠与氢离子反应,则n(H+) 减小,c(H+)减小,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CH3COO-)增大;
故答案为:
改变条件 | 平衡移动方向 | n(H+) | c(H+) | c(CH3COO-) |
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 | 左 | 减小 | 减小 | 增大 |
加入镁条 | 右 | 减小 | 减小 | 增大 |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 右 | 增大 | 减小 | 减小 |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 右 | 增大 | 减小 | 减小 |
加入浓盐酸 | 左 | 增大 | 增大 | 减小 |
加入NaOH 固体 | 右 | 减小 | 减小 | 增大 |
点评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改变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铝有较高熔点,可做耐火材料 | |
B. | SO2能使溴水褪色,体现其漂白性 | |
C. | 氨气是电解质,因为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 | |
D. | 钠钾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_{92}^{146}$U | |
B. | HClO的结构式:H-Cl-O | |
C. | HF的电子式:![]() | |
D. | 35Cl-和37Cl-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9C60中含有NA个电子 | |
B. | 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
C. |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 | |
D. | 100mL0.1mol/L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右边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3:1 | |
B. | 右侧CO的质量为2.75g | |
C. |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16倍 | |
D. | 若改变右边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1/6处,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充入情况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24: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B. | 浓盐酸和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其原因相同 |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D. | 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gCl2 Na2SO4 BaCl2 KOH | |
B. | BaCl2 AgNO3 CaCl2 HNO3 | |
C. | NaOH Na2SO4 KNO3 HCl | |
D. | HCl Na2CO3 Na2SO4 Ba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