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操作过程中使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 (  )
A.100ml 0.1mol/L的氯水中通入0.01molSO2气体
B.100ml 0.5mol/L的NaOH中通入0.005mol氯气
C.100ml 0.5mol/L的CuSO4溶液中加入4g NaOH固体
D.100ml自来水中加入0.01mol蔗糖溶解

分析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荷成正比,能使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说明操作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氯水中HClO是强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且氯气的溶解性较小,所以0.1mol/L的氯水中溶液的导电性较弱,通入0.01mol二氧化硫后,氯气、水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故A正确;
B.NaOH是强电解质,100ml 0.5mol/L的NaOH中通入0.005mol氯气,二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NaClO、NaOH,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B错误;
C.n(NaOH)=$\frac{4g}{40g/mol}$=0.1mol,二者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C错误;
D.蔗糖是分子晶体,溶于水后以分子存在,所以自来水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是影响溶液导电性主要原因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及强弱电解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化工工业中常用乙苯脱氢的方法制备苯乙烯.已知某温度下:
反应①:CO2(g)+H2(g)→CO(g)+H2O(g),△H=+41.2kJ/mol
反应②:
②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1)请写出二氧化碳氧化乙苯制备苯乙烯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K1•K2(用K1、K2表示).
(2)温恒容条件下,反应①达到平衡后;t1时刻通入少量CO2;请在下图中画出t1之后的正逆反应曲线,并作出标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 HF所含分子数一定为0.1NA
C.6.4g S6与S8的混合物中所含S原子数一定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 氧元素的单质所含原子数一定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该反应可用于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在130℃和180℃时,分别将0.50molCH4和a molNO2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温度010204050
1130℃n(CH4)/mol0.500.350.250.100.10
2180℃n(CH4)/mol0.500.300.180.15
(1)开展实验1和实验2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该化学平衡的影响.
(2)180℃时,反应到40min,体系是(填“是”或“否”)达到平衡状态,理由是温度升高,反应加快,对比实验1,高温下比低温下更快达到平衡状态.可确定40min时反应已经达平衡状态;CH4的平衡转化率为70%.
(3)已知13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6.4,试计算a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4)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求算:△H2=-116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由于少数不法商贩惟利是图,假酒、假盐、假药等引起的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下列物质被误食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NaNO2B.AgNO3C.BaCO3D.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根据所给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示容器中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的结合体代表分子,则图中可表示氮气的是D,可表示氯化氢(HCl)分子的是B,可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C(填序号).
ABCD
(2)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C(填序号).

A.生成1mol O2需断开4mol H-O共价键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3)表各图中的小球代表原子序数从1~18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下列各图表示的结构与化学式一定不相符的是C(填序号).
ABC
NH3CO2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Y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低,R与Y同一主族,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Q+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2)化合物X2W2中W的杂化方式为sp3,ZW2-离子的立体构型是V形;
(3)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SiO2(填化学式);
(4)将Q单质的粉末加入到ZX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W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8NH3+O2+2H2O=2[Cu(NH34]2++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Fe$→_{点燃}^{O_{2}}$Fe2O3$\stackrel{H_{2}SO_{4}}{→}$Fe2(SO43
②SiO2$\stackrel{NaOH}{→}$Na2SiO3$\stackrel{HCl}{→}$H2SiO3
③AlCl3$\stackrel{电解}{→}$Al$\stackrel{NaOH}{→}$NaAlO2
④Na$→_{点燃}^{O_{2}}$Na2O$\stackrel{H_{2}O}{→}$NaOH
⑤SO2$\stackrel{H_{2}O}{→}$H2SO3$\stackrel{O_{2}}{→}$H2SO4
⑥饱和NaCl(aq)$\stackrel{NH_{3}、CO_{2}}{→}$NaHCO3$\stackrel{△}{→}$Na2CO3
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如图所示,以石墨为电极,两极分别通入氢气和氧气,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电池反应中每转移2mol电子,正极消耗O2的体积为11.2L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碱性减弱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