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息息相关.
①Fe2O3(s)+3C(s)=2Fe(s)+3CO(g)△H1=a kJ•mol-1
②CO(g)+$\frac{1}{2}$ O2(g)=CO2(g)△H2=b kJ•mol-1
③4Fe(s)+3O2(g)=2Fe2O3(s)△H3=ckJ•mol-1
则C的燃烧热$\frac{2a+6b+c}{6}$kJ•mol-1
Ⅱ.(1)依据原电池的构成原理,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D(填序号).
A.C(s)+CO2(g)═2CO(g)
B.NaOH(aq)+HCl(aq)═NaCl(aq)+H2O(l)
C.2H2O(l)═2H2(g)+O2(g)
D.2CO(g)+O2(g)═2CO2(g)
若以熔融的K2C03与C02为反应的环境,依据所选反应设计成一个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CO-2e-+CO32-=2CO2
(2)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 2NH3 △H=92.4 kJ•mol-1,开始他们将N2和H2混合气体20mol(体积比1:1)充入5L合成塔中.反应前压强为P.,反应过程中压强用P表示,反应过程中P/P.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填字母代号)AC.
A.压强保持不变
B.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NH3的生成速率是N2的生成速率的2倍
②2min时,以C(N2)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③若提高N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AB.
A.向体系中按体积比1:1再充入N2和H2 
B.分离出NH3
C.升高温度                                 
D.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
E.加入一定量的N2

分析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根据燃烧热概念计算得到;
Ⅱ、(1)电池的构成原理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以熔融的K2CO3与CO2为反应的环境,负极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2)①依据平衡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保持不变,分析选项判断;
②分析图象结合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少为生成氨气的量,计算氮气的反应速率;
③提高转化率,使平衡正向进行.

解答 解:①Fe2O3(s)+3C(s)=2Fe(s)+3CO(g)△H1=akJ•mol-1
②CO(g)+$\frac{1}{2}$O(g)=CO2(g)△H=bKJ/mol
③4Fe(s)+3O2(g)=2Fe2O3(s)△H3=c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6+③,6C(s)+6O2(g)=6CO2(g)△H=(2a+6b+c)kJ•mol-1
碳的燃烧热C(s)+O2(g)=CO2(g)△H=$\frac{2a+6b+c}{6}$kJ•mol-1
故答案为:$\frac{2a+6b+c}{6}$;
Ⅱ.(1)电池的构成原理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A.C(s)+CO2(g)═2CO(g),是吸热反应,不能涉及成原电池,故A不符合;
B.NaOH(aq)+HCl(aq)═NaCl(aq)+H2O(l)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
C.2H2O(l)═2H2(g)+O2(g)反应是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
D.2CO(g)+O2(g)═2CO2(g),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
一氧化碳燃料电池在熔融的K2CO3与CO2为反应的环境中,传到离子为碳酸根离子,负极是一氧化碳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O-2e-+CO32-=2CO2
故答案为:D;CO-2e-+CO32-=2CO2
(2)①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
A.反应是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
B.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密度不变,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
C.NH3的生成速率是N2的生成速率的2倍,说明正逆反应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②2min时压强之比为P;Po=0.9,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设反应后的气体物质的量为n,则P:Po=n:20=0.9,n=18mol,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减小2mol,依据反应的过程分析,减少的物质的量为生成的氨气物质的量,氨气表示的反应速率=$\frac{\frac{2mol}{5L}}{2min}$=0.2mol/L•min,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之比得到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1mol•L-1•min-1
故答案为:0.1mol•L-1•min-1
③提高N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平衡正向进行
A.向体系中按体积比1:1再充入N2和H2,恒温恒容容器中计入铜比例的起始量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故A符合;
B.分离出NH3,平衡正向进行,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故B符合;
C.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氮气的转化率减小,故C不符合;
D.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恒温恒容容器中 气体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故D不符合;
E.加入一定量的N2,提高氢气的转化率,打不起的转化率减小,故E不符合;
故答案为: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应用,原电池反应和原理,电极反应书写方法,平衡标志,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利用CO和H2还可以制备二甲醚.将合成气以$\frac{n({H}_{2})}{n(CO)}$=2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H<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时,起始时$\frac{n({H}_{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10L密闭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A(g)+B(g)?xC(g)+2D(g),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frac{5}{6}$,试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为1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c}^{2}(D)}{{c}^{3}(A)•c(B)}$
(3)平衡时,A的浓度为0.05mol/L
(4)用气体B表示的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U、W、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U元素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U
WY
(1)元素U的原子核外共有3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能提高W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方法是bd
a.使用浓硫酸    b.加热   c.加压    d.使用等质量的W粉末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2YO2(g)+O2(g)$?_{催化剂}^{450℃}$ 2YO3(g)△H2=-190kJ/mol
①该反应 450℃时的平衡常数> 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②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bd
a.2ν(O2=ν(YO3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反应时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反应时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③在一个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YO2和0.10mol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YO30.18mol,则ν(O2)=0.09mol/(L.min):平衡常数为16200.若继续通入0.20molYO2和0.10molO2,再次达到平衡后,YO3物质的量约为0.36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OH-B.Na+、SO42-C.Ag+、Cl-D.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8B.8:1C.2:5D.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
(1)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写出元素b的单质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将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由强到弱排序:NaOH>Mg(OH)2>Al(OH)3(填写物质化学式)
(3)写出元素c的氧化物与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4)将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HClO4 (填写物质化学式)
(5)写出d元素的氢化物(一个分子共有三个原子)电子式:,写出f元素单质与该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两者的分散质微粒均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灯泡的明亮度变化是:明→暗→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不易导电,所以BaSO4和水都是非电解质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与滴加硫酸时现象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