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4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混合加热,转移电子数为2NA
B.6.4gCu与过量硫粉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C.通常状况下,112mL水中含有的电子数约为62.2NA
D.标况下,2.24LSO3中含有0.1NA个SO3分子

分析 A、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
B、求出铜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铜和硫反应后变为+1价来分析;
C、水的密度为1g/mL,求出水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水中含10个电子来分析;
D、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

解答 解:A、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个,故A错误;
B、6.4g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铜和硫反应后变为+1价,故0.1mol铜转移0.1NA个电子,故B错误;
C、水的密度为1g/mL,故112mL水的质量为112g,则物质的量为6.22mol,而水中含10个电子,故6.22mol水中含622.2NA个电子,故C正确;
D、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100mL盐酸、硝酸的混合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0.075mol/LB.0.1125mol/LC.0.15mol/LD.0.2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Fe(OH )3 胶体通电后阴极区红褐色加深Fe(OH)3胶体带正电
BAl箔插入稀HNO3无现象Al箔表面被稀HNO3 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将过量的过氧化钠投入
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
最终得红色溶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D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加
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
仍有未溶解粉末铝粉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镁粉不反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氯储存在钢瓶中B.液溴装入试剂瓶中应加少量水液封
C.固体碘保存在CCl4D.氢氟酸盛放在塑料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氢碘酸加到Fe(OH)3胶体中 Fe(OH)3+3H+═Fe3++3H2O
B.以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H2↑+2OH-+Cl2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少量烧碱 Ca2++2HCO3-+2OH-═CaCO3↓+CO32-+H2O
D.向酸性FeSO4溶液中加H2O2溶液 2Fe2++H2O2+2H+═2Fe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反应:3BrF3+5H2O=HBrO3+9HF+O2↑+Br2,如有3mol H2O参加反应,则被H2O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
A.1.2molB.2molC.0.8molD.1.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都有电子的转移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S+2KNO3+3C=K2S+N2↑+3CO2↑.设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 mol,被2mol KNO3氧化而成的氧化产物为b mol,则a、b的值分别为(  )
A.12、2.5B.24、2.5C.12、3D.2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 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5×10-5 mol/L.若在10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16mL 0.01mol/L 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c(K+)>c(NO3-)>c(Ag+)>c(Cl-)>c(I-B.c(K+)>c(NO3-)>c(Cl-)>c(Ag+)>c(I-
C.c(K+)>c(NO3-)>c(Ag+)=c(Cl-)+c(I-D.c(NO3-)>c(K+)>c(Ag+)>c(Cl-)>c(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