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可发生反应,现设计实验以验证此反应所生成的各种产物.其所使用的试剂次序可表示为:主反应的气体产物→无水硫酸铜→品红Ⅱ→酸性高锰酸钾→品红Ⅱ→澄清石灰水(图)

试回答:
(1)写出a仪器名称分液漏斗,b仪器名称圆底烧瓶,写出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SO4$\frac{\underline{\;\;△\;\;}}{\;}$SO2↑+CO2↑+H2O.
(2)①无水硫酸铜的现象是变蓝,作用是验证产物H2O;
②品红I现象褪色,验证的是产物SO2
③酸性高锰酸钾现象是褪色,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
④品红Ⅱ现象是无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已被充分吸收;
③澄清石灰水现象是变浑浊,作用是验证产物CO2

分析 木炭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需要先验证生成的水,依据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生成水;再验证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再用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并除净后再用品红试液检验是否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验证二氧化碳,据此回答即可.

解答 解:木炭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需要先验证生成的水,依据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生成水;再验证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再用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并除净后再用品红试液检验是否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验证二氧化碳.
(1)a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b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SO4$\frac{\underline{\;\;△\;\;}}{\;}$SO2↑+CO2↑+H2O,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C+H2SO4$\frac{\underline{\;\;△\;\;}}{\;}$SO2↑+CO2↑+H2O;
(2)①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需要先验证生成的水,依据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生成水;故答案为:变蓝;H2O;
②高锰酸钾能将二氧化硫氧化,但是和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以用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现象是高锰酸钾褪色,故答案为:褪色;吸收二氧化硫;
③品红Ⅱ用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气体通过品红,无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已被充分吸收,故答案为:无现象;二氧化硫已被充分吸收;
④用澄清石灰验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变浑浊;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性质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明确检验顺序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0且△S>0的反应肯定是不自发的B.△H<0且△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H>0且△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H<0且△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1.8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Na2SO4、MgCl2为了提纯要做如下工作:
(1)将粗盐溶于水后要依次除去其中的SO42-、Mg2+、Ca2+、依次加入过量三种试剂,这三种试剂依次是ABC.(填序号)A、BaCl2           B、NaOH            C、Na2CO3
(2)加入过量的Na2CO3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3)在上述制得的精盐中加入KIO3来制取碘盐,为了检验食盐中是否含KIO3可将食盐溶于水后加入硫酸酸化,然后加入KI,利用以下反应进行检验: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子个数的比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对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进行如下改正,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OH-=SO32-+H2O.
(2)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3)若将试管B中的溶液换成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会褪去,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是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有很多,如何证明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而不是其它物质: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又变红色即可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实验室制取溴乙烷的主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C2H5OH+HBr?C2H5Br+H2O
副反应:在该实验中经常会有乙醚、溴等副产物生成,装置如图所示.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
乙 醇460.78978.3易溶
溴乙烷1091.4638.2难溶
浓硫酸981.84338.0易溶
实验步骤:
①向A中先加入5mL 95%的无水乙醇(0.085mol)和4.5mL的水,加入溴化钠7.725g,再加入沸石,摇匀.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及3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其放入冰水浴中.
②在B中加入9.5mL浓硫酸(0.17mol),向A中缓缓滴入浓硫酸,加热体系,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反应平稳地发生,直至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③分出馏出液中的有机层,加入1-2mL浓硫酸以除去乙醚、乙醇、水等杂质,溶液明显分层后,分离得到粗产物;
④将粗产物转入蒸馏瓶中,加入沸石,在水浴上加热蒸馏,收集35-40℃的馏分,称量得5.23g.
回答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冷凝管;反应装置中有使用C、D两根温度计,其中D温度计的作用是:D温度计用来测反应体系的温度
(2)步骤①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以及将F放入冰水浴中的目的是溴乙烷沸点低、极易挥发,冰水主要可以防止溴乙烷的挥发.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的副产物溴;
(3)步骤②中浓硫酸要缓缓滴加而不一次加入,其作用有abd(填标号).
a.可以防止乙醇发生碳化   b.避免生成HBr的速度过快,减少其挥发
c.避免溶液发生暴沸      d.减少因浓硫酸氧化HBr而生成副产物溴;
(4)步骤③中分出馏出液中有机层的操作名称为分液.加入浓硫酸除杂后的溶液明显分层,粗产物在上层(填“上”或“下”);
(5)本实验的产率为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氯苯染料、医药工业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苯、苯胺、硝基酚等有机中间体,橡胶工业用于制造橡胶助剂.其合成工艺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实验室模拟液相法(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图,在C三口烧瓶中加入50.0mL苯(含催化剂FeCl3):

有关物质的性质: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mL)
78780.88
氯苯112.5132.21.1
邻二氯苯147180.41.3
回答下列问题:
(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写化学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装置中中空导管B的作用是平衡气压
(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制备氯苯,C的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①温度过高,反应得到二氯苯;②温度过高,苯挥发,原料利用率不高,D出口的主要尾气成分有Cl2、苯蒸气、HCl.
(3)提纯粗产品过程如下:

①净化过程中加入NaCl晶体的目的是吸水干燥,系列操作为过滤、蒸馏
②为了确定所得产品为氯苯,而非二氯苯,可对产品进行分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B
A、质谱法         B、红外光谱法        C、滴定法
(4)实验中最终得到产品14.7mL,产率为23.0%,产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过高,反应生成二氯苯
(5)苯气相氧氯化氢法制氯苯:空气、氯化氢气混合物温度210℃,进入氯化反应器,在迪肯型催化剂(CuCl2 FeCl3附在三氧化铝上)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方程式为:2+2HCl+O2$→_{210℃}^{催化剂}$2 +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化学实验】
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g/cm3
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水(表面覆盖少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烧瓶a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否则容易发生副反应.请写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回答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甚至溢出.
(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5)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溴水颜色基本褪去;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冷却可避免溴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B.所用NaOH已经潮解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