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已知烯烃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元醇,如

现以2-甲基丙烯为原料,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取有机玻璃

(1)B的结构简式为:
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D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类型:Y反应属于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Z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分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CH32C=CH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氧化生成B为,-CH2OH可进一步被氧化为-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为,D和甲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E中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玻璃,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由题给信息可知(CH32C=CH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氧化生成B为,-CH2OH可进一步被氧化为-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为,D和甲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E中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玻璃

(1)B为,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和羧基,D为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2)C→D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Y反应属于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Z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有机物的性质,结合题给信息判断可能的反应,可推断出有机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向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H3,H2和N2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H3?N2+3H2,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两个阶段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1)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填标号,下同).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N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若tl=15s,则t0-t1阶段以H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
(3)t3-t4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4)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0.17(保留两位小数);向容器中再通入1.4molNH3、0.8molH2,平衡向左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大试管中装入10mL NO,倒立于水槽中,然后慢慢地通入6mL O2,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B.试管内气体无色,是NO
C.试管内气体无色,是O2D.试管内液面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 (a、b为铜电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B.电解时,当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克Na2SO4﹒10H2O 析出,保持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的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frac{71W}{161(W+36a)}$×100%
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1g O2时,b 极周围会产生0.02g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中阐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问题,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因此由PM2.5引起的雾霾一定属于气溶胶
B.纪录片中详细阐述了煤的大量燃烧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如果使用前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技术
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也会引起雾霾,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
D.多植树造林,使用“乙醇汽油”,改燃煤为燃气,外出时使用PM2.5的口罩等都是治理“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A和2molB加入   甲容器中,将4mol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加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4 一二乙基-6-丙基辛烷
B.月桂烯 ()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向浓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将产生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D.在盛有试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70%的硫酸边搅拌边加热5分钟,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系统命名是3,4-二甲基己烷
B.是有单体CH2=CH-CH3和CH2=CN发生加聚反应而得到的
C.等质量的甲醛和乳酸[CH3CH(OH)COOH]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不相等,但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D.分析反应:,由于该反应生成了不饱和化合物(含碳氧双键)和小分子,因此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用50%双氧水配制30%的H2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量筒(填仪器名称);
(2)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或安全瓶);
(3)装置B内生成的ClO2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NaClO2,生成Na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5)反应后,经以下步骤可从装置D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请补充完整操作iii.
i.55℃蒸发结晶;   ii.趁热过滤;  iii.用45℃左右的热水洗涤3遍(热水温度高于38℃,低于60℃);  iv.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6)上述实验制得的NaClO2晶体中含少量Na2SO4.产生Na2SO4最可能的原因是a;
a.B中有SO2气体产生,并有部分进入D装置内
b.B中浓硫酸挥发进入D中与NaOH中和
c.B中的硫酸钠进入到D装置内
(7)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
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