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 |
B. | 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 |
C. | 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 |
D. | 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
分析 A.汽油和甲醇的热值不同;
B.光比电解消耗的能源少,不会产生污染;
C.氨氮废水中N为-3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转化为无毒物质;
D.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结合c=$\frac{n}{V}$计算.
解答 解:A.汽油和甲醇的热值不同,所以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会改变,故A错误;
B.光催化更环保经济,电解需耗费大量能源,故B正确;
C.氨氮废水中N为-3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故C正确;
D.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体积为10-12L,设数个分子为N,则即该检测技术能检测细胞内浓度为$\frac{\frac{N}{6.02×1{0}^{23}}mol}{1{0}^{-12}L}$,N可能介于1~10之间,则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涉及能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燃烧热及光学检测技术等,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数个分子是指10个以内为前沿学科技术,知识点较偏僻,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操作 | 结论 |
A | 向溶液X 中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 说明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ol•L-1 的H2SO4 | 若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 NO3-被Fe2+还原为NO2 |
C | 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将蒸出的乙酸乙酯蒸气 导在饱和的NaOH溶液液面以上 | 防止倒吸,便于分层. |
D | 使用含 NaF 的牙膏,可以使牙齿上的 Ca5(PO4)3OH转化为Ca5(PO4)3F,防止蛀牙 | Ksp[Ca5(PO4)3F]<Ksp[Ca5(PO4)3 OH]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有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作水果保鲜剂 | 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
B |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 SiO2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能溶于氢氟酸 |
C | 常温下,可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 铁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 |
D |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 | B. | ①③⑤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图所示装置验证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 |
B. | 用图所示装罝制取干燥的 NH3 | |
C. | 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烯 | |
D. | 用图所示装置制取 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天然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 |
B. | SiO2、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 |
C. | 硝酸铵属于氧化剂,严禁用可燃物(如纸袋)包装 | |
D. | 纤维素属于多糖类物质,但不能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W与其他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 |
B. | X与Y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 |
C.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M>Z | |
D. | 简单离子半径:W<Y<X<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充电时电池反应式为FePO4+Li═LiFePO4 | |
B. | 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 |
C. | 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 | |
D. | 充电时动力电池上“+”的电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