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液体,C为气体.D、E、F、G、H、X均为化合物,其中X是一种无氧强酸、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FeBr3、XHBr.
(2)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⑥(填编号).
(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该反应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转移电子0.8NA个.
(5)分别写出D的溶液与小苏打溶液、D的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HCO3-=Fe(OH)3↓+3CO2↑、2Fe3++SO2+2H2O=2Fe2++SO42-+4H+

分析 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液体,C为气体,则单质A应为金属,A和H高温反应生成E为黑色固体,E黑色固体和X反应生成D、G、H,其中DG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说明A为变价金属Fe,和C在点燃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E为Fe3O4,C为O2,依据D+A=G说明D为含三价铁离子的化合物,F为含硫氰酸根离子的化合物,G为含Fe2+离子的化合物,单质B常温下是液态,能与Fe反应,则B为Br2,D为FeBr3,D与F得到红色溶液,则F为KSCN,由D与G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知G为FeBr2,Fe与气体C反应得到E,E与X反应得到D、G、H,H在常温下为液体,X是一种无氧强酸,可推知X为HBr,H为H2O,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Fe,D为FeBr3,E为Fe3O4,X为HBr,
故答案为:FeBr3;HBr;
(2)在反应①~⑦中,①为铁和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②为铁和氧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③为四氧化三铁和HBr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④为溴化铁和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⑤为溴化亚铁和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⑥是溴化铁和硫氰酸盐发生的络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③⑥;
(3)反应⑥是氯化铁和硫氰酸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故答案为:Fe3++3SCN-=Fe(SCN)3
(4)反应⑦是铁在水蒸气中发生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该反应中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为0价,4H2O反应转移电子为 8mol,铁元素从0价变化为+$\frac{8}{3}$价,每消耗 0.3mol的A(Fe),可转移电子0.8mol即0.8NA个,
故答案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0.8NA
(5)D为FeBr3,D的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CO3-=Fe(OH)3↓+3CO2↑,D的溶液中通人少量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故答案为:Fe3++3HCO3-=Fe(OH)3↓+3CO2↑;2Fe3++SO2+2H2O=2Fe2++SO42-+4H+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Fe、Br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需要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C.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D.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已知:
CO2(g)+2H2(g)?C(s)+2H2O(g)△H=-90.0kJ•mol-1
H2O(1)═H2O(g)△H=+44.0kJ•mol-1
C(s)的燃烧热△H=-394.0kJ•mol-1
则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rac{1}{2}$O2(g)=H2O(l)△H=-286KJ/mol.
(2)在0.1MPa、Ru/TiO2催化下,将H2和CO2按投料比$\frac{n({H}_{2})}{n(C{O}_{2})}$=4:1置于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I  CO2(g)+4H2(g)?CH4(g)+2H2O(g)△H1
反应II  CO2(g)+H2(g)?CO(g)+H2O(g)△H2
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①反应I的△H1< (填“>”、“<“或“=”)0;理由是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后,随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反应I的进行,原因是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反应Ⅰ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CH4的选择性减小.
③35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Kp=2.89×104(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为减少CO在产物中的比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强(列举一条).
(3)为探究反应I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浓度均为1.0mol•L-1的H2与CO2.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曲线:v~c(CO2)和v~c(H2O).则与曲线v~c(CO2)相对应的是图3曲线乙(填“甲”或“乙”);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某一时刻降低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曲线甲对应的平衡点可能为D(填字母,下同),曲线乙对应的平衡点可能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由间甲苯酚为原料合成4,7-二甲基香豆素的反应如下:
+CH3COCH2COOC2H5$→_{10℃搅拌12h}^{浓硫酸}$+C2H5OH+H2O
实验装置图如图: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向装置a中加入60mL浓硫酸,并冷却至0℃以下,搅拌下滴入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0.21mol)的混合物.
步骤2:保持10℃,搅拌12h,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滤、水洗得粗产品.
步骤3:粗产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称得产品质量为33.0g.
(1)简述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的目的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2)装置c的名称为抽滤瓶,与过滤相比,抽滤的优点是加快过滤速率.
(3)浓硫酸需要冷却至0℃以下的原因是防止浓H2SO4将有机物氧化或炭化.
(4)反应需要搅拌12h,其原因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5)本次实验产率为8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学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现象结论
A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HCO3溶液和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前者溶液变红,后者不变色NaHCO3水解,而NaHSO3不水解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NH3白色沉淀Al(OH)3不能溶解在弱碱中
C向滴有品红的水中通入SO2溶液红色褪去SO2具有氧化性
D将充有NO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NO2生成N2O4的反应中,△H<0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的个数为0.4NA
B.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晶体中所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环己烷中所含有的非极性键的数目为6NA
D.向含有0.1mol的FeI2溶液中通入0.1mol Cl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名称为3,5-二甲基-4-乙基己烷
B.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C.有机物 CH3CH2CH(CH32 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D.葡萄糖可以进一步水解成两分子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由CH4、C2H2、C2H4、C2H6四种气态烃中的某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4molCO2和4.32gH2O,则这两种烃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1:1B.2:1C.2:3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玻璃是用于生产硅胶、木材防火剂、粘合剂的原料
B.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地沟油和矿物油
C.CaCO3分解,Ba(OH)2•8H2O和NH4Cl 反应,高温下铝与氧化铁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淀粉、蛋白质、有机玻璃、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