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因洁污剂混合放出氯气而中毒的事件,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请根据你的化学知识试作出推断:
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氯元素,若可能存在的离子组合是ClO-和Cl-或者ClO3-和Cl-,则当其中一种具有酸性时,二者混合,可能发生反应而产生氯气.
(1)写出ClO3-和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工业氯气泄漏后,可向空气中喷洒氨水,生成大量白烟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试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8NH3+3Cl2=6NH4Cl+N2
(3)已知:Na2Cr2O7+14HCl(浓)=2CrCl3+2NaCl+3Cl2↑+7H2O,该反应过程中每生成标况下3.36L Cl2,转移的电子数是0.3NA; 被还原掉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4)若将0.2mol钠、镁、铝分别投入到到100mL 1mol/L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比是Na>Mg=Al.

分析 (1)酸溶液中ClO3-和Cl-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氯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0价,-1价变化为0价;
(2)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
(3)该反应在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部分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氧化、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关系式计算;
(4)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有①2Na+2HCl=2NaCl+H2↑,②Mg+2HCl=MgCl2+H2↑,③2Al+6HCl=2AlCl3+3H2↑,根据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可得与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Na~$\frac{1}{2}$H2,Mg~H2,Al~$\frac{3}{2}$H2,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三者的大小.

解答 解:(1)酸溶液中ClO3-和Cl-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氯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0价,-1价变化为0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5Cl-+6H+=3Cl2↑+3H2O,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工业氯气泄漏后,可向空气中喷洒氨水,生成大量白烟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说明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
故答案为:8NH3+3Cl2=6NH4Cl+N2
(3)该反应在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部分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Cl元素被氧化、Cr元素被还原,K2Cr2O7作氧化剂、CrCl3为还原产物,标况下3.36L 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15mol,其转移电子数=0.15mol×2×NA/mol=0.3NA,被还原掉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1}{20}$=0.05mol,故答案为:0.3NA;0.05mol;
(4)由于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故无论HCl是否足量,Na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根据2Na~H2↑可知,Na生成氢气气体物质的量为$\frac{0.2mol}{2}$=0.1mol;
HCl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由Mg+2HCl=MgCl2+H2↑,Al+6HCl=2AlCl3+3H2↑,可知HCl不足量,根据HCl可知二者生成氢气体积相等,根据H原子守恒,而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frac{0.1}{2}$=0.05mol,
故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大小顺序是:Na>Mg=Al,
故答案为:Na>Mg=Al.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涉及过量计算,难度不大,注意N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电极是负极,OH-移向正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d电极有气体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铁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的氯化物相同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常温下,pH=12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K+、Cl-、SO32-、S2-
⑤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铝和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 kJ•mol-1
3AlCl(g)=2Al(l)+AlCl3(g)△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0.5a+b;
(2)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1所示:请写出该电池正极反应式Ag2O+2e-+H2O=2Ag+2OH-;常温下,用该化学电源和惰性电极电解300mlNaCl溶液(过量),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C12↑+H2↑+2OH-,消耗27mg Al后溶液的pH=12(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3)硫酸的年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无机化工水平.工业生产硫酸的流程中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e
a.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不移动
b.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SO3(g),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c.B点、C点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d.在A点时,消耗1mol SO2必定同时消耗1mol SO3
e.在D点时,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frac{\underline{\;\;△\;\;}}{\;}$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min.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S2O32?+2H+=S↓+SO2↑+H2O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S2O${\;}_{3}^{2-}$+I2═S4O${\;}_{6}^{2-}$+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无色变为蓝色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2,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frac{3.620×1{0}^{-3}M}{W}$×100%
Ⅲ.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_{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
(1)加入AgCl固体,则c(I-)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若改加更多的AgI,则c(Ag+)将不变.
(3)若改加AgBr固体,则c(I-)变小,而c(Ag+)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N${\;}_{3}^{-}$)>c(H+)>c(OH-
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离子化合物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_{3}^{-}$)>c(OH-)>c(H+
D.N${\;}_{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中学化学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弱酸越稀越电离的规律,0.2mol•L-1 CH3COOH的pH值比0.1mol•L-1 CH3COOH的 pH值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碱性强弱
B.将氨水缓慢滴入AlCl3溶液中,研究Al(OH)3的两性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
D.加热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