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些有机物的转化如图1所示.已知:A是营养物质之一,米饭、馒头中富含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B.C是白酒的主要成分,能直接氧化成酸性物质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淀粉;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2)下列有关B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bcd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燃烧时有烧焦的羽毛味
b.在人体中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c.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d.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3)反应③所需要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4)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制备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C2H5OH,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下列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d.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C、D、E的浓度均相等
c.体系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C、D、E的质量均不再变化
(6)若实验室利用图2制备E,导管口不能深入N试管中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

分析 A是营养物质之一,米饭、馒头中富含A,A为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B,B为葡萄糖,C是白酒的主要成分,则C为C2H5OH,C直接氧化生成D,D为CH3COOH,D与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2H5,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是营养物质之一,米饭、馒头中富含A,A为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B,B为葡萄糖,C是白酒的主要成分,则C为C2H5OH,C直接氧化生成D,D为CH3COOH,D与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2H5
(1)A的名称是淀粉;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故答案为:淀粉;羟基;  
(2)B为葡萄糖,含C、H、O元素,含-OH、-CHO,
a.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的羽毛味,故不选;
b.葡萄糖在人体中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故选;
c.含-CHO,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故选;
d.含-CHO,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选;
故答案为:bcd;
(3)反应③为醛氧化生成羧酸,所需要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4)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制备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 C2H5OH,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 C2H5OH;加成反应;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由平衡特征“等、定”可知a、d能判断平衡,而b取决于起始量和转化率,c中质量始终不变,
故答案为: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 ad;
(6)制备乙酸乙酯,导管口不能深入N试管中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有机反应推断有机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将足量的铝粉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盐酸中,待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常温,两者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占有相同的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OH溶液和盐酸的体积相等B.消耗铝的质量相等
C.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D.反应后两溶液的pH均小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食品能食用的是(  )
A.使用瘦肉精饲养的猪B.用着色剂染色的馒头
C.用硫酸铜浸泡过粽叶的粽子D.用食盐水浸泡过的菠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冬青油结构如图,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加成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与NaHCO3反应放出CO2
⑥加聚反应.
A.①②⑥B.①②③C.④⑤⑥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D.Y在暗处可与H2反应,X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H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平衡指的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最后所处的运动状态;在平衡时,两种变化仍在继续进行,但是它们的速率相等;根据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平衡和化学平衡,中学阶段涉及的平衡有气体可逆反应的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等等.
(1)现有容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向其中加入2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后发生如下反应:
A(g)+B(g)?C(g)△H=-a kJ•mol-1
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20s内B气体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05mol/(L•s),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c(A)•c(B)}$.
②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若改为向其中加入1molC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kJ,则Q1与Q2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C(填字母).
(A)Q1+Q2=a    (B) Q1+2Q2<2a    (C)Q1+2Q2>2a    (D)Q1+Q2<a
③在原平衡基础上,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b mol A气体(b>0)时,v(正)>v(逆)(填“>”、“<”或“=”),重新达平衡后,C气体的平衡体积分数ϕ(C)=$\frac{1}{3}$,则b=$\frac{4}{3}$.
(2)常温下,将V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20.00(填“>”、“<”或“=”),而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H+)=c(OH-).
②如果V=40.00,则此时溶液中c(OH-)-c(H+)-c(CH3COOH)=$\frac{1}{3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小诗、小坂两个同学为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他们准备了相关的实验用品(后面附:实验用品清单)并进行了任务分工.
小诗同学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Na、Mg、Al的失电子能力的变化顺序,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4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A.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C.反应不是很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小坂同学为证明S、Cl得电子能力的变化顺序,事先也自行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向新制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淡黄色沉淀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
附:实验用品清单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
仪器表面皿,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填空:
(1)请你为小诗、小坂两个同学核对所列的仪器清单中有没有缺少相关的仪器.
若有,则填“有”,并尽可能补全所缺少仪器的名称;若无,则填“无”有,试管;
(2)将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编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实验步骤1    2    3    4
实验现象BDAC
(3)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Mg(OH)2+H2↑;
(4)小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金属活泼顺序为钠>镁>铝;
(5)请您帮忙小坂同学填写有关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向新制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淡黄色沉淀氯的氧化性大于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两种物质均
受热分解
B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Cl2
D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还原性:Cl->I-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失去部分或全部的结晶水,现有一种碳酸钠晶体(Na2CO3•nH2O)样品,可采用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样品(温度逐渐升高)来测定其组成.
(1)某学生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称量用的仪器是托盘天平,最小量度单位0.1g.
②如图为灼烧装置.下列对应仪器的名称中,若正确的在后面横线上写上“正确”,若错误请将正确名称写在后面横线上.
a.坩锅正确  b.三脚架泥三角
③流程中“操作”是指冷却,这一操作必须放在干燥器(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④该学生停止实验的依据为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⑤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容器质量为33.6g
称量次序加热温度(℃)容器+试样质量(g)
常温62.2
T156.8
T249.6
T344.2
T444.2
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出n值,n=10.
(2)另有学生测定结果n值偏小,其可能的原因为b、c.
a.温度过高致少量碳酸钠分解了           b.碳酸钠晶体样品已有少量风化
c.碳酸钠晶体样品没有完全失去结晶水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