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MnO2是重要化学物质,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和Fe2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操作中,氧化性强弱顺序:ClO3-> MnO2 (填“>”“<”),写出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2e-+2H2O=MnO2+4H+;当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
(2)第④步操作中,最终得到的固体除NaClO3外,还一定含有下列物质中的ad.
a.NaCl       b.NaClO        c.NaClO4       d.NaOH
(3)为得到纯净的MnO2,须将过滤后的MnO2合并后进行洗涤,判断是否洗涤干净可选用的试剂是BaCl2(填写一组即可).

分析 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和Fe2O3)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由于MnO2不溶于硫酸,则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过滤得滤液为硫酸锰溶液,加入NaClO3发生反应为:5Mn2++2ClO3-+4H2O=5MnO2+Cl2↑+8H+,再过滤得到滤液和二氧化锰固体,而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酸钠方程式为:3Cl2+6NaOH=NaClO3+NaCl+3H2O,
(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方程式转移电子数计算生成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NaClO3在常温下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根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写出方程式;
(2)第④步操作中NaOH过量,结合方程式分析最终得到的固体除NaClO3外,还有NaOH和NaCl;
(3)沉淀没有洗涤干净,则滤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解答 解: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和Fe2O3)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由于MnO2不溶于硫酸,则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过滤得滤液为硫酸锰溶液,加入NaClO3发生反应为:5Mn2++2ClO3-+4H2O=5MnO2+Cl2↑+8H+,再过滤得到滤液和二氧化锰固体,而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酸钠方程式为:3Cl2+6NaOH=NaClO3+NaCl+3H2O,
(1)已知5Mn2++2ClO3-+4H2O=5MnO2+Cl2↑+8H+,ClO3-作氧化剂,MnO2作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lO3->MnO2;当NaClO3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NaClO3为0.4mol,则生成氧化产物MnO2为1mol;NaClO3在常温下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5Cl-+6H+=3Cl2↑+3H2O;
故答案为:>;ClO3-+5Cl-+6H+=3Cl2↑+3H2O;1;
(2)第④步操作中NaOH过量,发生的反应为:3Cl2+6NaOH=NaClO3+NaCl+3H2O,则最终得到的固体除NaClO3外,还有NaOH和NaCl;
故答案为:ad;
(3)若沉淀没有洗涤干净,则滤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选用氯化钡溶液,故答案为:BaCl2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试题侧重分析能力及推断能力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是5:1
(2)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CCl4,振荡,这时候,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方法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D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5)上面实验中用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若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450mL,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 mL量筒最好.
(6)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CD
A.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和盐溶液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水滴石穿”是因为CaCO3与CO2、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C.纯碱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D.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Cl2FeBr2Cl-
KClO浓盐酸Cl2
KMnO4H2O2H2SO4O2Mn2+
A.第①组的反应,当Cl2与FeBr2物质的量之比≤1:2时,只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B.第②组事实可以推测:ClO-、Cl-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C.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Cl2
D.第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   ⑥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①稀H2SO4、②K2SO4溶液、③KOH溶液.
(1)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且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2:1的是①②③(填序号,下同)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其中哪种物质溶液酸性增强的是①,碱性增强的是③.
(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都是4OH-→O2↑+2H2O+4e-,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都是4H++4e-→2H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叙述中,可以表明N2+3H2═2NH3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1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形成
B.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C.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键形成
D.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键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某氯化铁(FeCl3•6H2O)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FeCl3•6H2O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已知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I2+2S2O32-═2I-+S4O62-
(1)取少量氯化铁样品滴入50mL沸水中,加热片刻液体呈现红褐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2)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3)操作Ⅱ必须用到的仪器是d(选填编号);
a.50mL烧杯      b.10mL量筒     c.20mL量筒      d.25mL滴定管
(4)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1000mol/L的标准Na2S2O3溶液18.17mL.该样品中FeCl3•6H2O的质量分数为98.3%.
(6)要把样品氯化铁中的少量FeCl2杂质除去,可用的试剂是bd(选填编号).
a.铁粉     b.氯水   c.溴水    d.双氧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