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A悬浊液,B溶液,C胶体.
(2)写出B中形成分散系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3)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 Fe(OH)3(胶体)+3HCl.

分析 (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KSCN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会生成血红色溶液;煮沸的蒸馏水滴入FeCl3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2)书写硫氰酸铁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3)氯化铁滴入沸水中反应生成均一稳定的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

解答 解:(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分散系是悬浊液;KSCN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会生成血红色溶液硫氰酸铁络合物,分散系是溶液;煮沸的蒸馏水滴入FeCl3溶液加热到呈红褐色,会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是胶体;
故答案为:悬浊液;溶液;胶体;
(2)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故答案为:Fe3++3SCN-=Fe(SCN)3
(3)C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故答案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散系的形成过程和概念判断,较简单,主要是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如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①将Na-Ar之间六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不必写在答题卷上),构成完整的图象.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②上图折线中数字5代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ⅤA族;
(2)已知元素的某种性质“X”和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3种元素的X的数值: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元素AlBBeCClFLi
X的数值1.52.01.52.52.84.01.0
元素MgNaOPSSi
X的数值1.20.93.52.12.51.7
①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②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S-N键,你认为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N原子(填元素符号).
(3)已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C--CC--NC--S
键能 KJ/mol3473052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B的核外电子数比A多2个,C的质子数比B多4个,1molA的单质与酸反应,能置换出1gH2,这时,A转化为具有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的氢化物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写出A与C单质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与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mol/L、0.001mol/L,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0.1mol/L)的用量均为2mL.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T/K催化剂用量/gKMnO4酸性溶液浓度mol/L实验目的
2980.50.01(Ⅰ)实验①和②探究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
影响;
323
(3)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mol•L-1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min
第1次第2次第3次
0.01141311
0.001677
计算用0.001mol•L-1 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1×10-4mol?L-1?min-1.(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4)某同学取一定量草酸溶液装入试管,加入一定体积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试管,发现溶液开始缓慢褪色,后来迅速变成无色.(反应热效应不明显,可忽略不计),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迅速加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MnSO4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中有8个 σ 键,1个 π 键
B.在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NCl3和 BCl3分子中,中心原子都采用sp3 杂化
D.在“冰→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过程中,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主要的相互作用依次是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一: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图: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盐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
(2)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没有说明两种酸的浓度相等.
(3)在欠缺已经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盐酸的快,醋酸的慢;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关系应是体积相等.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反应放热,过量镁与水反应.
(5)通过比较起始反应的速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6)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
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
实验二:某二元酸(H2B)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      HB-?H++B2-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H2B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2)已知0.1mol•L-1NaHB溶液的pH=2,则0.1mol•L-1 H2B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应<0.11mol•L-1(填“<”,“>”或“=”)
(3)在0.1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CD.
A.c(H+)+c(HB-)+c(H2B)=0.1mol/L         B.c(Na+)+c(OH-)═c(H+)+c(HB-
C.c(Na+)+c(H+)═c(OH-)+c(HB-)+2c(B2-)   D.c(Na+)═2c(B2-)+2c(HB-
(4)0.1mol/L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B-)>c(H+)>c(B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CH3COO-、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其可能的情形是(  )
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7mol/L
B.该溶液由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
C.该溶液由V1L c mol/L的CH3COOH溶液与V2Lc mol/L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且V1<V2
D.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为:c(CH3COO-)>c(N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和  B.和  
C.(CH32C(OH)CH2CH3 和CH3CH2OHD.CH3CH2OH 和 CH3CH2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一位同学预测120号元素可能具有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第八周期,第ⅡA族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碱性
C.此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大,熔沸点很高
D.属于人造元素,自然界不存在,并具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