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乙酰苯胺是一种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为:+CH3COOH?+H2O
实验参数:
名称式量性状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
苯 胺93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还原性1.00184.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
乙 酸60无色液体1.05118.1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酰苯胺135白色晶体1.22304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实验装置:(见图)
注:刺形分馏柱的作用相当于二次蒸馏,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离
实验步骤:
步聚1:用移液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苯胺13.95mL,冰醋酸27.60mL,锌粉0.15g,安装仪器,加入沸石,给反应器均匀加热,使反应液在微沸状态下回流,调节加热温度,使柱顶温度控制在105℃左右,反应约60~80min,反应生成的水及少量醋酸被蒸出,当反应基本完成时,停止加热.
步聚2:在搅拌下,趁热将烧瓶中的物料以细流状倒入盛有100mL冰水的烧杯中,剧烈搅拌,并冷却烧杯至室温,粗乙酰苯胺结晶析出,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苯胺粗品.
步聚3:将此粗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待结晶完全后抽滤,尽量压干滤饼.产品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中晾干,称重,计算产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所选圆底烧瓶的最佳规格为A.
A.50mL B.100mL C.150mL
实验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2)为何要控制分馏柱上端的温度在105?C左右不断分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生成物的产率.
(3)为了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步聚1加热可采用油浴加热,步聚2中结晶时,若冷却后仍无晶体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或投入晶种或用冰水冷却).
(4)洗涤乙酰苯胺粗品最合适的试剂是C.
A. 先用冷水洗,再用热水洗     B. 用少量热水洗   C. 用少量冷水洗        D. 用酒精洗
(5)步骤2得到的粗品中因含有某些杂质而颜色较深,步骤3重结晶的操作是:将粗品用热水溶解,加入活性炭0.1g,煮沸进行脱色,趁热过滤,再将滤液冷却结晶.
(6)该实验最终得到纯品13.5克,则乙酰苯胺的产率是66.7%.(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 (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苯胺13.95mL,冰醋酸27.60mL,50mL圆底烧瓶为佳;考虑苯胺易被氧化;
(2)水的沸点是100℃,加热至105℃左右,就可以不断分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3)由于步聚1加热的温度在105℃左右,而沸腾的水温度为100℃,不能达到该温度,所以步骤1可用油浴加热的方法;
步聚2中结晶时,若冷却后仍无晶体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或投入晶种或用冰水冷却)的方法实现结晶;
(4)由于乙酰苯胺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所以洗涤粗品最合适的试剂是用少量冷水洗,以减少因洗涤造成的损耗;
(5)避免过滤过程中损失,趁热过滤;
(6)计算苯胺、乙酸的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物过量问题,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计算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进而计算乙酰苯胺的产率.

解答 解:(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苯胺13.95mL,冰醋酸27.60mL,体积共为41.55mL,圆底烧瓶需50m的;由于苯胺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硝基苯,加入还原剂Zn粉,可以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故答案为:A;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2)水的沸点是100℃,加热至105℃左右,就可以不断分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生成物的产率;
故答案为:不断分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生成物的产率;
(3)由于步聚1加热的温度在105℃左右,而沸腾的水温度为100℃,不能达到该温度,所以步骤1可用油浴加热的方法;
步聚2中结晶时,若冷却后仍无晶体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或投入晶种或用冰水冷却)的方法实现结晶;
故答案为:油浴;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或投入晶种或用冰水冷却);
(4)由于乙酰苯胺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所以洗涤粗品最合适的试剂是用少量冷水洗,以减少因洗涤造成的损耗;
故答案为:C;
(5)步骤2得到的粗品中因含有某些杂质而颜色较深,步骤3重结晶的操作是:将粗品用热水溶解,加入活性炭0.1g,煮沸进行脱色,趁热过滤减少晶体的损耗,再将滤液冷却结晶;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
(6)n(苯胺)=(13.95mL×1g/mL)÷93g/mol=0.15mol,n(乙酸)=( 27.60mL×1.05g/ml)÷60g/mol=0.483mol,二者按1:1反应,由于乙酸的物质的量大于苯胺的物质的量,所以产生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要以不足量的苯胺为原料为标准,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为0.15mol,而实际产量n(乙酰苯胺)=13.5g÷135g/mol=0.1mol,所以乙酰苯胺的产率为(0.1mol÷0.15mol)×100%=66.7%;
故答案为:66.7%.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条件的控制与分析评价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 、NaCl、CaCl2、K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硝酸,沉淀部分消失.
③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硝酸,沉淀不消失.
根据实验现象无法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
A.CuSO4B.NaClC.CaCl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铝基氧化铜作催化剂时,可利用天然气脱除二氧化硫,并回收单质硫(熔点为112.8℃,沸点为444.6℃).
(1)甲组同学设计装置A拟制取SO2和CH4

①装置A中导管X的作用是使硫酸顺利滴入烧瓶中.
②若用稀硫酸与Na2SO3制取SO2,反应需适当加热,其原因是SO2易溶于水,加热使H2SO3分解并减小SO2的溶解度以得到较多的SO2
③稀硫酸与Al4C3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甲烷的化学方程式为Al4C2+6H2SO4=2Al2(SO43+3CH4↑.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同学制得的CH4和SO2并结合下列装置验证反应:CH4+2SO2$\frac{\underline{\;铝基氧化铜\;}}{450-500℃}$CO2+2H2O+2S生成的单质S和CO2
①装置B有三个作用,分别是干燥CH4、SO2,充分混合CH4、SO2和观察气泡以便调节CH4和SO2的流速比约为1:2.
②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B、D、C、G、F、E(每个装置只用一次).
③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还含有少量的FeO、Fe2O3等)为原料制备Al2O3的流程如下:
(1)“酸浸”时需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目的是提高浸取率和抑制Al3+水解(或为后续反应提供H+).
(2)“氧化”过程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提纯”过程中,当加入NaOH溶液达到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c(SO42-):c(Na+)=1:2.
(4)已知Ksp=1×10-39.“提纯”过程中,当c(Fe3+)<10-6 mol•L-1时,溶液中c(OH-)>1×10-11mol•L-1
(5)“沉淀”过程中,通入过量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所连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下边有机物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表示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若要消除其光学活性,可选用下列哪些化学反应(  )
①加成②氧化③加聚④酯化⑤水解⑥消去⑦缩聚.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④⑤⑥C.只有①②④⑤⑥D.以上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微粒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MgB.SO2C.Zn2+D.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体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一定量SO2与1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g)$?_{加热}^{催化剂}$2SO3(g)△H=-QkJ/mol(Q>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再通入1molO2,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平衡时SO2气体的转化率为50%
D.该条件下反应放出0.5Q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得上的是(  )
A.配制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B.钠的焰色反应(铂丝、硫酸钠溶液、稀盐酸)
C.从碘水中提取碘(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D.除去自来水中的Cl-(铁架台、玻璃棒、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A、F为石墨电极,B、E为铁片电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合并K1.B为负极,A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2)打开K1,合并K2.E为阴极,F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检验F极产生气体的方法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说明是氯气.
(3)若往U型管中滴加酚酞,进行(1)(2)操作时,A、B、E、F电极周围能变红的是AE,原因是A极上O2放电产生OH-,E极上水放电产生H2和OH-,均导致电极区域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