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盐湖提锂脱镁渣主要成分为Mg(OH)2、Li2CO3和少量CaCO3,利用盐湖提锂脱镁渣制备高纯轻质氧化镁,为盐湖镁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是MgO、CaO.
(2)固体A在真空、1200℃条件下与硅单质反应生成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Si$\frac{\underline{\;\;△\;\;}}{\;}$2Mg+SiO2
(3)沉淀物X中存在Mg5(CO34(OH)2•4H2O,则盐湖提锂脱镁渣与NH4HCO3溶液反应生成Mg5(CO34(OH)2•4H2O的化学方程式是5Mg(OH)2+4NH4HCO3=Mg5(CO34(OH)2•4H2O+4NH3•H2O.
(4)实际生产中NH4HCO3与Mg(OH)2等物质的量之比要比(3)中反应理论值大的原因是反应生成LiHCO3需要消耗NH4HCO3
(5)欲检验沉淀物X是否煅烧完全,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取少量煅烧后的沉淀物X,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若有气体生成,说明煅烧不充分.

分析 盐湖提锂脱镁渣主要成分为Mg(OH)2、Li2CO3和少量CaCO3,加NH4HCO3,过滤,滤液含有LiHCO3,滤渣含有MgCO3和少量CaCO3,煅烧滤渣MgCO3、CaCO3分解生成固体A中含有MgO、CaO,加水,CaO转化为氢氧化钙,固体B为MgO和Mg(OH)2,煅烧固体B得到MgO;
(1)根据流程分析;
(2)固体A中MgO在真空、1200℃条件下与硅单质反应生成金属镁和二氧化硅;
(3)Mg(OH)2与NH4HCO3反应生成Mg5(CO34(OH)2•4H2O和氨水;
(4)Li2CO3与NH4HCO3反应消耗NH4HCO3
(5)若煅烧不完全会含有碳酸根,碳酸盐加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 解:盐湖提锂脱镁渣主要成分为Mg(OH)2、Li2CO3和少量CaCO3,加NH4HCO3,过滤,滤液含有LiHCO3,滤渣含有MgCO3和少量CaCO3,煅烧滤渣MgCO3、CaCO3分解生成固体A中含有MgO、CaO,加水,CaO转化为氢氧化钙,固体B为MgO和Mg(OH)2,煅烧固体B得到MgO;
(1)由流程分析可知,固体A的成分是MgO、CaO;
故答案为:MgO、CaO;
(2)固体A中MgO在真空、1200℃条件下与硅单质反应生成金属镁和二氧化硅,其反应方程式为:2MgO+Si$\frac{\underline{\;\;△\;\;}}{\;}$2Mg+SiO2
故答案为:2MgO+Si$\frac{\underline{\;\;△\;\;}}{\;}$2Mg+SiO2
(3)Mg(OH)2与NH4HCO3反应生成Mg5(CO34(OH)2•4H2O和氨水,其反应的方程式为:5Mg(OH)2+4NH4HCO3=Mg5(CO34(OH)2•4H2O+4NH3•H2O;
故答案为:5Mg(OH)2+4NH4HCO3=Mg5(CO34(OH)2•4H2O+4NH3•H2O;
(4)实际生产中NH4HCO3与Mg(OH)2等物质的量之比要比(3)中反应理论值大,是因为除了发生(3)中反应外,Li2CO3与NH4HCO3反应消耗NH4HCO3
故答案为:反应生成LiHCO3需要消耗NH4HCO3
(5)若煅烧不完全会含有碳酸根,碳酸盐加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操作为:取少量煅烧后的沉淀物X,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若有气体生成,说明煅烧不充分;
故答案为:取少量煅烧后的沉淀物X,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若有气体生成,说明煅烧不充分.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混合物分离试剂作用和生成产物判断、实验流程分析等,答题时注意元素守恒的应用及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知汽车尾气排放时容易发生以下反应:
①N2(g)+O2(g)?2NO(g)△H1=a kJ•mol-1
②CO(g)+$\frac{1}{2}$O2(g)?CO2(g)△H2=b kJ•mol-1
③2CO(g)+2NO(g)?N2(g)+2CO2(g)△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2b-a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frac{{P}^{2}(NO)}{P({N}_{2})P({O}_{2})}$.
(3)能说明反应③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CD(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CO2的同时消耗了lmol CO
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N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4)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发生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此时n(CO)=xmol,n(NO)=2xmol,n(N2)=ymol,则NO的平衡转化率为$\frac{x}{x+y}×100%$(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再向容器中充入ymolCO2和xmolNO,则此时v(正)=(填“>”、“<”或“=”)v(逆).
(5)烟气中也含有氮氧化物,C2H4可用于烟气脱硝.为研究温度、催化剂中Cu2+负载量对NO去除率的影响,控制其它条件一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为达到最高的NO去除率,应选择的反应温度约为350℃,Cu2+负载量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在NaOH热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热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
B.容量瓶、滴定管和分液漏斗均标有“O”刻度线,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加热二氧化锰再滴加浓盐酸
D.为检验摩尔盐中的NH4+,可向试样加入少量的稀Na0H,再用pH试纸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F、G都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以下是由丙烯合成F、G的流程图.

(1)E的化学名称是2-羟基丙酸,所含官能团是羧基、羟基.
(2)G的结构简式是
(3)A→B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BrCH2Br+2NaOH$→_{△}^{水}$CH3CH(OH)CH2OH+2NaBr,该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由CH3CH=CH2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nCH3CH=CH2$\stackrel{一定条件}{→}$,该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5)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6)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条件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是CH2=CHCOOH;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HCOOCH=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实验开始时应先加热后通冷凝水
B.不能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否则必然会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C.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应过量
D.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应将已分别测得温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在量热剂中快速混合,并不断轻轻搅拌,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物质在水溶液中有不同的行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3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SO32-+H2O?HS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32-)>c(OH-)>c(HSO3-)>c(H+).
(2)室温下向10mL 氨水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量增大的有bd(填编号,下同),减小的有a,不变的有c.
a.溶液中离子浓度          b.氨水的电离程度
c.水的离子积常数          d.$\frac{c({H}^{+})}{c(N{H}_{3}•{H}_{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做食物调味剂,也可做食品防腐剂
B.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
D.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共可放出xKJ能量
C.断裂1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
D.1molA2和1molB2完全反应生产2molAB,放出(y-x)KJ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25℃时)时,已知0.5mol液态肼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312KJ的热量.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H4(1)+O2(g)=N2(g)+2H2O(g)△H=-624kJ/mol;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1,由64g液态肼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42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