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该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
D.能与4mol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分析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A正确;
B.含有羟基、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含有羟基,可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故C正确;
D.只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反应,则能与1mol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和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N2(g)+2CO2(g);△H<0,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达到平衡状态。若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2个)

(2)对反应N2O4(g)2NO2(g) △H>0 在温度为Tl、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

c.由状态A到状态B,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

(3)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1)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生成难溶于酸的硫化物沉淀而除去Cu2+、Zn2+等杂质,则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FeS+Cu2+=CuS+Fe2+
(2)对滤液Ⅱ的操作,请回答:
①往滤液Ⅱ中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 H2O
②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除去Fe3+,其原理是Fe3++3H2O?Fe(OH)3+3H+,检验Fe3+是否除尽的操作和现象是:用试管取少量滤液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颜色变化,则Fe3+已除净
(3)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得到NiCO3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增大NiSO4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NiSO4
(4)得到的NiSO4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一系列操作可得到NiSO4•6H2O晶体,请回答:
①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的d位置(填a、b、c、d)
②如果得到产品的纯度不够,则应该进行重结晶操作(填操作名称)
③理论上从100Kg 废渣(Ni元素含量为59%)中可回收NiSO4•6H2O的质量为227 Kg.(N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9,NiSO4•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现有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①1s22s23p2②1s22s23p3 ③1s22s23p4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②>③>①B.原子半径:③>②>①
C.电负性:①>②>③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下面有4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的反应产物为水的是(  )
A.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B.
碱性燃料电池
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D.
熔融盐燃料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按要求填写:
(1)羟基的电子式:
(2)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反应方程式: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3)蔗糖水解反应方程式:C12H22O11+H2O$\stackrel{催化剂}{→}$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烹饪用品的调味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食盐B.香醋C.植物油D.黄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bB(g) cC(g)。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含量(A%)和C的含量(C%)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NaHCO3溶液(少量Na2CO3):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苯(混有Br2):加NaOH溶液洗涤、静置、分液
D.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