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静电作用
B.H和Cl形成的分子中存在的是极性共价键
C.氯化铵中没有金属元素,所以不是离子化合物
D.11号与9号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分析 A.离子键为离子的静电作用力;
B、H和Cl是两种不同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C、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D、钠与氟可形成氟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解答 解:A.离子键为离子的静电作用力,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A正确;
B、H和Cl是两种不同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所以是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钠与氟可形成氟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同一周期的4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A<D<B(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则最有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
A.C与AB.C与DC.D与BD.B与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R、X、Y、Z、Q、W是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相    关    信    息
RR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族序数与其原子序数均相等
XX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YY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合生成一种盐
Z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
QQ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
wW在所处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 
(1)Y的元素名称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第2周期,第VA族;
(2)元素非金属性X比W弱(填“强”或“弱”); X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HClO4(写化学式)
(3)R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分子中R、X原子个数比为1:1,且分子中只有一种环境的R原子,常温下呈液态,该物质的结构简式是.R、X、Z可以形成X2R6Z2化合物,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是CH2OHCH2OH,请写出该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向100mL某M(OH)2澄清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生成了MCO3沉淀,过滤后将沉淀置于足量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4.48L气体.将滤液加水稀释至250mL,取出25mL恰好与20mL盐酸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气体.
(1)M(OH)2澄清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2++2OH?+2HCO3-═MCO3↓+CO32-+2H2O.
(2)要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还必须提供下列哪些数据B
A.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设为3.5mol•L-1
B.MCO3的质量(设为39.4g)
C.与MCO3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设为1mol•L-1
D.题设条件充足,不需要补充数据
(3)试计算 
①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加入的NaHCO3溶液中所含的NaHCO3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在稀硫酸、加热的条件下水解
B.棉制品吸湿性好和分子中具有-OH有关
C.纤维指的就是纤维素
D.纤维素因分子结构中含-OH,可和浓HNO3发生硝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使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苯、甲苯、己烯B.甲苯、己烯、四氯化碳
C.己烯、汽油、苯D.苯、甲苯、二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Ⅰ:“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2)现拟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图2是分离操作流程图.完成下列空白:
试剂:a饱和Na2CO3溶液,b硫酸.分离方法:①分液③蒸馏
物质名称:A乙酸乙酯,C乙酸钠
Ⅱ:已知卤代烃(R-X)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得到醇(R-OH),
如:CH3CH2-X+H2O $→_{NaOH}^{△}$  CH3CH2-OH+HR,现有如下转化关系:
$\stackrel{反应1}{→}$X$\stackrel{反应2}{→}$Y$\stackrel{反应3}{→}$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1的条件为光照,X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反应3的方程式
Ⅲ:写出苹果酸    
①和乙醇完全酯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HOOC-CHOH-CH2COOHCH3CH2OOC-CHOH-CH2COOCH2CH3+2H2O
②和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OOC-CH(OH)-CH2-COOH+2Na2CO3→NaOOC-CH(OH)-CH2-COONa+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H2SO4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其中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图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我选择的装置是乙(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
[实验步骤]
①按我选择的装置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H2SO4 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④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⑤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1)步骤①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表: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点(℃)34.778.511877.1
A中放醋酸,B中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
请回答:
(1)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增加一种反应物,有利于酯化反应正向进行;
(2)该反应中,若用CH3CH218OH与乙酸发生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
(3)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冷凝、防倒吸.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变浅).
(4)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乙醇;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C,
目的是除水,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