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Cu-Zn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铜为负极,铜片溶解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2 H++2e-=H2

分析 Cu-Zn-稀硫酸原电池放电时,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解答 解:A、Cu-Zn-稀硫酸原电池放电时,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不溶解,故B错误;
C、电子从负极锌片沿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故C错误.
D、该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氢离子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生成氢气,2H++2e-=H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难点是判断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l)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8.40kJ的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frac{25}{2}$O2(g)═8CO2(g)+9H2O(g)△H=-48.40 kJ•mol-1
B.C8H18(l)+$\frac{25}{2}$O2(g)═8CO2(g)+9H2O(l)△H=-5 517.6 kJ•mol-1
C.C8H18(l)+$\frac{25}{2}$O2(g)═8CO2(g)+9H2O(g)△H=+5 517.6 kJ•mol-1
D.2C8H18(l)+25O2(g)═16CO2(g)+18 H2O(l)△H=-5 517.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A3BC4B.A2(BC43C.A2BC3D.A2BC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B.乙烯通入酸性髙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C.乙烯通入溴的四氛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气体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有三个电子层,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
B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C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ⅥA族;
②B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③C单质分子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A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④D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核素,用原子符号表示其中子数为20的核素
(2)元素D与元素A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de(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D的单质和A的单质状态不同
b.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和A的单质都能与钠反应
d.A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弱于D的最高价含氧酸
e.D单质能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单质
(3)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A、B、C、D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NaOH(写化学式).
(4)X是由A、B、C、D四种元素中的某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能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W(其他条件略去).
X$\stackrel{O_{2}}{→}$Y$\stackrel{O_{2}}{→}$Z$\stackrel{H_{2}O}{→}$W
①若Y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把Y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加适量H2O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BaSO4;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SO2+H2O2=BaSO4↓+2HCl(或Ba2++SO2+H2O2=BaSO4↓+2H+);
②若Z是红棕色气体,则Z→W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2个单电子且与Z同主族,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S、C;
(2)YZ2分子的立体结构是直线型;
(3)Q的元素符号是Cr,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6;
(4)E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都要高很多,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体中有C2H4和SO2. (乙烯的制取装置略)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入的试剂是ⅠA、ⅡB、ⅢA、ⅣD.(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KMnO4酸性溶液
②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装置此处略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 $→_{170℃}^{浓硫酸}$CH2=CH2↑+H2O
③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④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⑤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
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乙烯来制备1,2-二溴乙烷.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写出用乙烯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②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D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科学家从蛋白质的水解液中分离出一种分子中只含1个氮原子的氨基酸,进行分析时,从1.995g该氨基酸中得到168mL(标准状况)的氮气;另取26.6g该氨基酸恰好与1.6mol•L-1 250m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1)求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
(2)试确定此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华裔科学家高琨因“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的突破性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关于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B.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C.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
D.28Si、29Si、30Si互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