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Ⅰ.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科学探究,采集的数据见下表:用10mL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2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1)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催化剂、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一般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或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Ⅱ.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分钟内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速率为0.1mol/(L•min).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a.v(A)=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A)=v(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分析 Ⅰ(1)从反应条件可知考虑了哪些条件影响反应速率,从给出现象可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
(2)对比不同条件,反应所需时间的多少,可知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3)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值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
(4)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据此可求得反应速率;
(5)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若存在有色物质,则有色物质的颜色也不再变化,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Ⅰ(1)从表中数据看,浓度相同时,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而无催化剂加热,需要360秒,说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使用催化剂加热,需要10秒,说明使用催化剂能大大提高反应速率,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催化剂、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催化剂,温度;
(2)对比不同条件,反应所需时间的多少,可知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一般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或,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Ⅱ(3)由图象可以看出,A、B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A、B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所以C为生成物,当反应到达2min时,△n(A)=2mol,△n(B)=1mol,△n(C)=2mo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n(A):△n(B):△n(C)=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故答案为:2A+B?2C;
(4)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n(B)=1mol,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frac{△c}{△t}$=$\frac{1mol}{5L}$÷2min=0.1mol/(L•min),
故答案为:0.1mol/(L•min);
(5)a.v(A)=2v(B)不能说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关系,故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a错误;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在该反应中A和C的计量数相等,当v(A)=v(C)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了,故c正确;
d.只有A为有色物质,当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点评 本题通过图表数据,考察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注意分析其他条件相同,只有一个条件改变时,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象的计算要注意把握由图象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以及反应现象与结论的推断,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实验室可用NaBr、浓H2SO4和乙醇为原料制备溴乙烷.已知反应物的用量为:0.30 mol NaBr(s);0.25 mol 乙醇(密度为0.80g•cm-1);36 mL浓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1);25 mL水.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选择图中的a装置还是b装置?a(填序号).
(2)经计算,反应物总体积约为75mL,反应装置中的烧瓶应选择下列哪种规格最合适?C(填序号).
A.50mL  B.100mL  C.150mL  D.250mL
(3)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的流向应是B(填序号).
A.A进B出   B.B进A出   C.从A进或B进均可
(4)由NaBr、浓H2SO4和乙醇共热制备溴乙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Br+H2SO4(浓)+C2H5OH$\stackrel{△}{→}$NaHSO4+C2H5Br+H2O,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为C2H5OH$→_{170℃}^{浓硫酸}$C2H4↑+H2O,2C2H5OH $→_{140℃}^{浓硫酸}$C2H5OC2H5+H2O,2HBr+H2SO4(浓)$\frac{\underline{\;\;△\;\;}}{\;}$Br2+SO2↑+2H2O等.
(5)从棕黄色的粗溴乙烷中提取无色溴乙烷应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6)若本实验的产率为60%,则可制取溴乙烷16.3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53}^{135}$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
B.ⅦA族氢化物的沸点:HF<HCl<HBr<HI
C.${\;}_{53}^{135}$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D.${\;}_{53}^{135}$I2和${\;}_{53}^{131}$I2是碘的两种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阴离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X>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
D.X可分别与W、Y形成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5℃时,已知Ksp(Ag2SO4)=1.2×10-5,Ksp(AgCl)=1.8×10-10,Ksp(Ag2C2O4)=3.5×10-11,Ksp(AgI)=1.5×10-16,该温度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gCl、Ag2C2O4、AgI三者的饱和溶液中c(Ag+)大小顺序:Ag2C2O4>AgCl>AgI
B.将0.02mol•L-1AgNO3溶液和0.02mol•L-1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有沉淀生成
C.向5mL饱和AgCl溶液中滴加0.5mL0.1mol•L-1KI溶液,无沉淀生成
D.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中,在原理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铝片与浓硫酸的反应
C.甲烷与氧气的反应D.石灰石的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气态氧化物比Y的稳定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C.Z与Y只能形成ZY3型化合物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表:
物质甲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
沸点/℃64.7249199.6
I.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1)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甲酯的装置(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根据有机物的沸点,最好采用甲(填“甲”或“乙”)装置.理由是甲中有冷凝回流装置.

(2)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冷凝水应从b(填“a”或“b”,下同)口进,a口出.
(3)反应物CH3OH应过量,理由是为了提高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两套装置中导管末端均没有伸入到试管液面以下的原因防止倒吸.
Ⅱ.粗产品的精制
(4)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下列流程图进行精制,请在流程图丙中方括号内填入操作方法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C、D均为化合物,且C为红棕色气体,D为一种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和C的化学式:AN2,CNO2
(2)在上图D→C的过程中,D表现出强氧化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在D的稀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