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少量的氯水加入到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
B.取一小片铝,砂纸除去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2mL水
C.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
D.向盛有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1mol/LFeCl3溶液

分析 A.氯水中的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
B.常温下铝和水不反应;
C.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稀硫酸溶液中选出原电池,铜片上冒气泡;
D.氯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 解:A.氯水中的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Cl2+2Br-=Br2+2Cl-,溴单质溶于水溶液呈橙红色,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故A错误;
B.在持续加热条件下铝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常温下铝和水不反应,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故B正确;
C.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稀硫酸溶液中选出原电池,铜片上冒气泡,锌片质量减少,故C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氯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反应速率加快,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气、铝、过氧化物、氯化铁的性质、原电池反应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一般不用纯碱代替小苏打作食品发酵粉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烧碱中的杂质不和酸反应),请根据实验回答:
(1)将已称量好的8.8g烧碱样品配制成500mL待测液,配制过程使用的主要仪器除 50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一种必须使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2)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3)用0.20mol•Lˉ1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液,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经过分析发现,本次实验的测定结果比烧碱的实际纯度偏高,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BCDF;
A.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B.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D.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面
E.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F.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为91%(保留整数).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10.000.6020.50
第二次10.003.0023.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ECDBAGF(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甲基橙或酚酞.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溶液由橙色变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或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溶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偏大(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H2SO4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容器是100mL容量瓶.
(4)如有1mol•L-1和0.1mol•L-1的NaOH溶液,应用0.1 mol•L-1的NaOH溶液,原因是.
(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乙(选填“甲”或“乙”)中.
(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氯气与金属锡在加热时可制得 SnCl4,SnCl4的熔点为-33℃,沸点为 114℃.SnCl4极易水解,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烟.实验室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制备 SnCl4

(1)仪器 C 的名称为蒸馏烧瓶.
(2)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装置Ⅱ中的最佳试剂为饱和氯化钠溶液,装置Ⅶ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Ⅵ中,SnCl4水解.
(4)Ⅳ中加热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氯气与锡粉反应,加热的另一作用为加热促进SnCl4气化.
(5)若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Ⅱ一Ⅳ一Ⅴ一Ⅵ一Ⅶ,在Ⅳ中除生成 SnCl4外,还会生成的含锡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n(OH)4或S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ol•L-1HCl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1.10mL,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3.80mL.
(2)乙学生做了2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HC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5.000.0020.10
225.001.5021.40
据此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00 mol•L-1(小数点后保留四位);乙同学判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跟氨分子所含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都相同的粒子是(  )
A.Na+B.Mg2+C.HClD.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据题目要求书写化学用语: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用于潜艇供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符合CO2+2OH-═CO32-+H2O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4)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与硫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H++SO42-+2OH-+Ba2+=2H2O+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MnCl2+5Cl2↑+8H2O
①该反应中浓盐酸体现出来的性质为还原性和酸性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是1:5
③如反应中转移了0.6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