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在加热条件下,将50.0g MnO2加入到100mL  12.0mol/L的浓盐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将剩余物质经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 g,滤液(含洗涤液)体积为120mL,若向滤液(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挥发)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43.5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8.7 g
B.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1 NA
C.反应过程中起氧化性作用的n(HCl)=0.2mol
D.滤液中盐酸的浓度为$\frac{2}{3}$ mol/L

分析 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经充分反应后,将剩余物质经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 g,说明浓盐酸不足已全部消耗完,估计算A时,应以浓盐酸作为计算对象,加AgNO3,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43.5g是AgCl的质量,据此分析.
A.由盐酸的量计算消耗MnO2的质量,并求剩余固体的质量;
B.根据A消耗MnO2的质量,求转移电子数目,Mn元素由+4→+2,故没小号1molMnO2转移2mole-;
C.据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4HCl发生价态变化的有2HCl,故起氧化性的为消耗盐酸总量的一半;
D.据c=$\frac{n}{v}$计算.

解答 解: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经充分反应后,将剩余物质经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 g,说明盐酸不足已全部消耗完,估计算A时,应以盐酸作为计算对象,加AgNO3,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43.5g是AgCl的质量,根据氯原子守恒得n(AgCl)=n稀(HCl)=$\frac{143.5}{143.5}$=1mol,n(HCl)=12.0mol/L×0.1L=1.2mol,故溶解MnO2消耗浓盐酸物质的量为n浓(HCl)=n(HCl)-n(HCl)=1.2-1=0.2mol.
A.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87         4
     m1       0.2
$\frac{87}{m1}$=$\frac{4}{0.2}$,m1=4.35g,故m=50-4.35=45.65g,故A错误;
B.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2mole-
                  4                                                       2
                  0.2                                                    n
$\frac{4}{0.2}=\frac{2}{n}$,n=0.1mol,故B正确;
C.据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4HCl发生价态变化的有2HCl,故起氧化性的为消耗盐酸总量的一半,n(HCl)=0.2×$\frac{1}{2}$=0.1mol,故C错误;
D.滤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氯原子守恒,即n(AgCl)=n稀(HCl)=$\frac{143.5}{143.5}$=1mol,c(HCl)=$\frac{1}{0.12}$=8.33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会写方程式是本题解题的关键,并且知道在化学反应计算中应该已不足的作为计算对象,本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仪器中:①启普发生器②分液漏斗③滴定管④容量瓶⑤洗气瓶⑥胶头滴管,在使用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水的是(  )
A.①②⑥B.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A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B气体,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沉淀消失,则A、B气体可能是(  )
A.SO2、H2SB.SO2、NO2C.CO2、NH3D.SO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需用80mL 1mol/LCuSO4溶液,他准备用胆矾晶体(CuSO4•5H2O)配制.
(1)小明同学在配制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试剂瓶.
(2)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有重要的用途,分别是搅拌 和 引流;
(3)小明同学通过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 CuSO4•5H2O.
(4)小明同学还想通过实验证实溶质中含有SO42-,检验它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BaCl2,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42-,反之,没有,若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证明有SO4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5)下列操作结果,使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C.
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B.未洗涤溶解硫酸铜的烧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672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3,这种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17.9mol·L-1 34.7% B.20.4mol·L-1 33.8%

C.17.9mol·L-1 33.8% D.20.4mol·L-1 3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科研人员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生产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正极,b为负极
B.生产过程中氢离子由右移向左
C.从左下口流出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
D.负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共可以生成几种物质(  )
A.7种B.8种C.9种D.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含有6.02×1023个O原子的H3PO4的物质的量是( )

A.1 mol B.0.5 mot C.0.25 mol D.0.12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