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中,为了充分反应,应将NaOH溶液缓缓倒入盐酸中 | |
B. | 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晶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 |
C. | 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 | |
D. | 检验Fe(NOs)2晶体是否变质时,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再滴加KSCN溶液 |
分析 A.缓缓混合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
B.铁离子易发生水解,溶于浓盐酸中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C.眼睛应该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干扰了检验结果.
解答 解:A.中和热测定中,慢混合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应快速混合,故A错误;
B.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抑制铁离子的水解,需要将FeCl3晶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故B正确;
C.中和滴定时,不需要注视滴定管液面,眼睛应该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以便及时判断滴定终点,故C错误;
D.加入稀硫酸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干扰了检验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中和滴定、中和热测定、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分别向2mL 0.1mol•L-1 CH3COOH溶液和2mL 0.1mol•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
B | 用3mL稀盐酸与过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mL 浓盐酸,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 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
C | 向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Na,生成可燃性气体 |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
D | 向2mL 0.1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L-1 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L-1 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Ksp[Mg(OH)2]>Ksp[Fe(OH)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取一根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少许溶液X在火焰上烧 | 溶液X中含有钠离子 | |
II:取少许溶液X于一支试管中,滴加先滴加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或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溶液X中含有氯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硫、氮氧化物有关 | |
B. | 淀粉可以作为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药片的黏合材料 | |
C. | 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 |
D.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化学键 | C-H | C-F | H-F | F-F |
键能/(kJ.mol-1) | 414 | 489 | ? | 15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mol的白磷(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 |
B. | 常温下,6.4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NA | |
C. | 25℃时,0.lmol/LNa2CO3溶液含Na+数为0.2NA | |
D. | 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2.24LO2,转移电子为0.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
B. | H+从正极区通过交换膜移向负极区 | |
C. | 甲电极的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H+ | |
D. | 乙电极上每消耗5.6LO2时,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O2、NO2、NO、SO3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
B. | NO2和 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
C. | 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 | |
D. | NO 和 SO3 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