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的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成分是13153I和13755Cs,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的核内质子数是53,核外电子数为78
B、铯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碘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碘元素在自然界有12753I和13153I两种稳定的同位素
D、13755Cs原子核内含有82个中子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B.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非金属性和金属性;
C.13153I不稳定;
D.根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来解答.
解答: 解: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碘131的核内质子数是53,核外电子数为53,故A错误;
B.铯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为第VIIA族的最上面的F元素,故B错误;
C.13153I不稳定,容易衰变,能产生放射性污染,故C错误;
D.13755Cs原子核内含有中子数为:137-55=8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符号的含义、同位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物质转化中,常温下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1)在反应②中,每生成2.24L气体G(标准状况)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2)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且C、D是两种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种气体,且B遇盐酸有气体产生.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酸,B是一种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且.B的水溶液显碱性,A、B均由短周期元素构成.则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离子组是(  )
A、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Mg2+、Cl-、NO
 
-
3
、AlO
 
-
2
B、C(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F--、NO
 
-
3
、ClO-
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Cl-、Rb+、Na+
D、澄清透明溶液中:K+、Cu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原电池的有关知识,下列反应不能用于原电池的是(  )
A、2H2+O2
 点燃 
.
 
2H2O
B、2CH3OH+3O2
点燃
2CO2+4H2O
C、Zn+2HCl═ZnCl2+H2
D、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两套装置.对下列两套装置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两装置中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均为 4OH--4e-═2H2O+O2
B、.两装置中,铁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
C、.图2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随着反应的进行,两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pH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2-离子半径大于W-离子半径;Y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M组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C、X、Y和M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元素的含氧酸都属于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学习小组对某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Ⅰ、将m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02
 高温 
.
 
2Fe2O3+8S02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2处理: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Ⅲ、测定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图3所示.
问题讨论:
(1)Ⅰ中,甲瓶内所盛试剂是
 
溶液(填名称).乙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2)Ⅱ中,所加H202溶液(氧化剂)需足量的理由是
 

(3)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Ⅲ的步骤②中,若选用铁粉作还原剂,你认为合理吗?
 
,理由是
 

(5)Ⅲ的步骤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相同.
(1)NO2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SO2氧化生成SO3,本身被还原为NO,已知下列两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NO2氧化S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2L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氨气,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2NH3(g)?N2(g)+3H2(g),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min 0 1 2 3 4 5
总压强p
100kPa
5 5.6 6.4 6.8 7 7
则平衡时氨气的转化率为
 

(3)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当反应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联氨溶于水可以发生与氨水类似的电离,试写出联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写一步即可).
(4)NH4+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在25℃时,0.1mol/L氯化铵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5mol/L,则在该温度下此溶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b(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g NH3含有4NA个电子
B、0.1mol铁和0.1mol铜分别与0.1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分子数为NA
D、1L 0.1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