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关系 | |
B. | ![]() 某反应为放热反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
C. | ![]() 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变化关系 | |
D. | ![]() pH=7时,Cu2+、Fe3+都能沉淀完全 |
分析 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滴加氢氧化钠,pH增大;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催化剂能改变活化能;
C.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
D.由图可知,pH=7时,Cu2+、Fe3+的浓度几乎为零.
解答 解: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滴加氢氧化钠,pH增大,图象符合,故A正确;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催化剂能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焓变,故B错误;
C.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c(H+)与c(OH-)均增大,图象符合,故C正确;
D.由图可知,pH=7时,Cu2+、Fe3+的浓度几乎为零,所以pH=7时,Cu2+、Fe3+都能沉淀完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化学反应能量与图象、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沉淀的生成等,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Ⅰ | Ⅱ |
A | SO2有漂白性 | SO2可使溴水褪色 |
B | SiO2有导电性 |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C | Fe3+有氧化性 | 利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 |
D | C12有剧毒 |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烧碱溶液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步 骤 | 现 象 |
Ⅰ.取5mL 0.1mol/L AgNO3与一定体积0.1mol/L NaCl溶液,混合,振荡. |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
Ⅱ.向所得悬浊液中加入2.5mL 0.1mol/L Na2S溶液. | 沉淀迅速变为黑色 |
Ⅲ.将上述黑色浊液,放置在空气中,不断搅拌. | 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 |
Ⅳ.滤出Ⅲ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HNO3溶液. | 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 |
Ⅴ.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Y;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常状况下,金属钠中的金属键比金属钾中的金属键强 | |
B. | 晶格能的大小反映了离子晶体开始分解温度的高低 | |
C. |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
D. | 在晶胞中处于立方体顶点的一种或离子为8个晶胞共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一小块钠放入乙醇中 | 产生大量气泡 | 该乙醇中含有大量的水 |
B | 铜片加入浓硝酸中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浓硝酸具有氧化性 |
C |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 | 出现黑色沉淀 | H2S的酸性比H2SO4强 |
D |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 淡黄色粉末变白 |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是羧酸,Y是酯 | B. | Y是醛,W是醇 | C. | Z是醛,W是羧酸 | D. | X是醇,Z是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CO2↑+H2O | |
B. | 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2CH3COOH+Cu(OH)2═(CH3COO)2Cu+2 H2O | |
C.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2- | |
D.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离子半径大小:F->Na+>Mg2+ | B. | 金属性强弱:K>Mg>Ca | ||
C. | 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 D. | 碱性强弱:LiOH>NaOH>K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