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水玻璃堵塞管道,是因为水玻璃显碱性
B.配制碘水时,常加入少量的KI,目的是防止I2被还原
C.用酸化的高锰酸钾与H2O2可制取少量氧气,KMnO4作催化剂
D.明矾[KAl(SO42•12H2O]净水和液氯(Cl2)净水的原理不相同

分析 A.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具有粘性;
B.由于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在配制I2溶液时加入过量的KI以增加其溶解度,降低I2的挥发性;
C.高锰酸钾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做氧化剂;
D.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

解答 解:A.运用水玻璃堵塞管道,是因为硅酸钠水溶液具有粘性,故A错误;
B.由于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在配制I2溶液时加入过量的KI以增加其溶解度,降低I2的挥发性,故B错误;
C.用酸化的高锰酸钾与H2O2可制取少量氧气,KMnO4作氧化剂,故C错误;
D.明矾溶于水后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净水;Cl2溶于水后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而净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明确硅酸钠、高锰酸钾、碘、明矾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与Na2O2颜色相同B.均可与CO2、H2O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下:

(1)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H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2)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成黑色固体,但是生活中的铁丝或铁粉在空气中加热也不能燃烧,其原因是米级Fe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3)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常要通入干燥的HCl气体,理由是HCl能抑制FeCl2水解,且通入的HCl气体可带走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结构为:原花青素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原花青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既可看作醇类,也可看作酚类
B.1mol该物质可与4molBr2反应
C.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OH反应
D.1mol该物质可与7molNa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少量的Fe、Si等)既可制取有机合成催化剂AlBr3又可制取净水剂硫酸铝晶体[A12(SO43•18H2O].
I.实验室制取无色的无水AlBr3(熔点:97.5℃,沸点:263.3~265℃)可用如图6所示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l:将铝箔剪碎,用CCl4浸泡片刻,干燥,然后投入到烧瓶6中.
步骤2:从导管口7导入干燥的氮气,同时打开导管口l和4放空,一段
时间后关闭导管口7和1;导管口4接装有P2O5的干燥管.
步骤3:从滴液漏斗滴入一定量的液溴于烧瓶6中,并保证烧瓶6
中铝过剩.
步骤4:加热烧瓶6,回流一定时间.
步骤5:将氮气的流动方向改为从导管口4到导管口l.将装有
P2O5的干燥管与导管口1连接,将烧瓶6加热至270℃左右,使溴化铝
蒸馏进入收集器2.
步骤6:蒸馏完毕时,在继续通入氮气的情况下,将收集器2从3处
拆下,并立即封闭3处.
(1)步骤l中,铝箔用CCl4浸泡的目的是除去铝箔表面的油脂等有机物.
(2)步骤2操作中,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3)步骤3中,该实验要保证烧瓶中铝箔过剩,其目的是保证溴完全反应,防止溴过量混入溴化铝中.
(4)步骤4依据何种现象判断可以停止回流操作当5的管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
(5)步骤5需打开导管口l和4,并从4通入N2的目的是将溴化铝蒸汽导入装置2中并冷凝得到溴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8的溶液:K+、Fe3+、NO3-、Cl-
B.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K+、Na+、SO42-、Cl-
C.含FeCl3的溶液:K+、NH4+、I-、SCN-
D.c(OH-)=1×10-13 mol•L-1的溶液:NH4+、Na+、Si32-、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_{△}^{催化剂}$2C(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A、B、C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n(A)2.001.901.821.761.641.541.501.501.50
n(B)1.000.950.910.880.820.770.750.750.75
n(C)00.100.180.240.360.460.500.500.5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正反应△H<(填“大于”或“小于”)0.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再变化    (D)v(A)=v(A)=0
(3)t°C时,在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加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中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2图:该温度下,反应进行到1分钟时B物质的量为0.5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X、Y、Z、W、M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X和W同主族,W原子的电子数等于Y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2-和M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既有离子键
B.X和Z、M和Y、Z和W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C.Y、Z、W、M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Y>Z>M>W
D.W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低于M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氨水中滴入盐酸:OH-+H+=H2O
B.Cl2与冷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C.盐酸与AgNO3反应:Ag++HCl=AgCl↓+H+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