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向Na2Si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 |
B. | 试管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2CO3+2H+═2Na++CO2↑+H2O | |
C. | 该实验可以证明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 |
D. | 若将盐酸换成硫酸,能证明酸性:硫酸>碳酸>硅酸 |
分析 由实验装置可知,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①中发生CO32-+2H+═CO2↑+H2O,且盐酸易挥发,②中SiO32-+2H+=H2SiO3↓或SiO32-+CO2+H2O=H2SiO3↓+CO32-,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向Na2SiO3溶液水解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故A错误;
B.试管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2H+═CO2↑+H2O,故B错误;
C.该实验不能说明碳酸、硅酸的酸性,故C错误;
D.若将盐酸换成硫酸,硫酸不挥发,则能证明酸性:硫酸>碳酸>硅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悬浊液,过滤,充分洗涤后,取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2mol/L的盐酸溶液,充分振荡,再滴加几滴0.1mol/L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4(OH)6SO4. |
步骤2:另取少量悬浊液于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沸水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取出试管观察 | 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 B. | 化合物、盐、酸式盐 | ||
C. | 碱、碱性氧化物、碱式盐 | D. | 混合物、化合物、纯净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往装有铁钉的试管中加入2 mL水、3滴稀醋酸和1滴K3[Fe(CN)6]溶液,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粘附气泡,同时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 |
B. | 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中,取出坩埚钳,盖上玻璃片,观察Mg条在集气瓶底部燃烧 | |
C. | 为比较Cl与S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 | |
D. | 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可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0 mL 0.2 mol/L的NaCl溶液 | B. | 100 mL 0.1 mol/L的NaCl溶液 | ||
C. | 25 mL 0.2 mol/L的Na2SO4溶液 | D. | 50 mL 0.1 mol/L的NaHC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明矾投入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AI(SO4)2•12H2O=K++Al3++2SO42-+12H20,说明明矾是一种混合物 | |
B. | 净水时Al3+发生水解生成的是Al(OH)3沉淀 | |
C. |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杀菌消毒 | |
D. | 硫酸铁可以代替明矾进行净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 | |
B. |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 |
C. |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
D. |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