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Al放出H2的溶液:Fe2+、NH4+、Cl-、NO3-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2 mol•L-1的溶液:Cl-、CH3COO-、K+、AlO2-
C.水电离出的c(H+)=$\sqrt{Kw}$的溶液中:Na+、SO42-、CO32-、K+
D.$\fra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分析 A.加Al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2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被促进,可能为能水解的盐溶液;
C.水电离出的c(H+)=$\sqrt{Kw}$的溶液呈中性;
D.$\frac{c(OH-)}{c(H+)}$=1012的溶液呈碱性.

解答 解:A.加Al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碱性条件下Fe2+、NH4+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2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被促进,可能为能水解的盐溶液,如为碱性,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水电离出的c(H+)=$\sqrt{Kw}$的溶液呈中性,而CO32-只能稳定存在碱性溶液中,故C错误;
D.$\frac{c(OH-)}{c(H+)}$=1012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NH4+、Al3+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注意离子的颜色,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

(1)第①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MnO和MnCO3(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完成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5Mn2++□ClO3-+□4H2O=□MnO2↓+□Cl2↑+□8H+
(3)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
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含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含有NaCl(写化学式).
(4)用浓硫酸来配制本实验需要的稀硫酸,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C
A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小烧杯中
B 定容时俯视
C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读数时俯视
D容量瓶中有水,未进行干燥
(5)若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g MnO2,并收集到0.224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0.02mol NaC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Ba(OH)2和 盐酸;   Ba(OH)2 和 H2SO4
B.BaCl2 和 Na2SO4;   Ba(OH)2 和 (NH42SO4
C.NaHCO3和 H2SO4;    Ca(HCO32 和 HNO3
D.Ba(OH)2 和 HNO3;   Cu(OH)2 和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高锰酸钾[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晶体.中间产物为锰酸钾[K2MnO4].图1是实验室模拟制备的操作流程:

相关资料:
①物质溶解度
物质KMnO4K2CO3KHCO3K2SO4CH3COOK
20℃溶解度6.411133.711.1217
②锰酸钾[K2MnO4]
外观性状:墨绿色结晶.其水溶液呈深绿色,这是锰酸根(MnO42-)的特征颜色.
化学性质: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MnO42-会发生歧化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软锰矿和KOH固体时,不采用石英坩埚而选用铁坩埚的理由是强碱腐蚀石英;
(2)实验时,若CO2过量会生成KHCO3,导致得到的KMnO4产品的纯度降低.请写出实验中通入适量CO2时体系中可能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3MnO42-+2CO2═2MnO4-+MnO2↓+2CO32-,2OH-+CO2═CO32-+H2O(或3MnO42-+3CO2+2OH-═2MnO4-+MnO2↓+H2O+3CO32-);其中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3)由于CO2的通入量很难控制,因此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即把实验中通CO2改为加其他的酸.从理论上分析,选用下列酸中A,得到的产品纯度更高.
A.醋酸           B.浓盐酸            C.稀硫酸
(4)工业上采用惰性电极电解锰酸钾溶液制取高锰酸钾,试写出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2Mn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KMnO4+H2↑+2KOH.
提出改进方法:可用阳离子交换膜分隔两极区进行电解(如图2).
图2中A口加入的溶液最好为KOH溶液.使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Mn元素利用率的原因为阳离子交换膜防止锰酸根进入阴极区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2)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氢键.
(3)请根据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碘(写出名称).
第一电离能(kJ/mol)1681125111401008
(4)已知碘酸(HIO3)和高碘酸(H5IO6)的结构分别如图1I、II所示:

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IO3> H5IO6(填“>”、“<”或“=”).
(5)已知ClO2-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写出一个ClO2-的等电子体Cl2O.
(6)图2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见图3)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棱上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frac{{a}^{3}ρ{N}_{A}}{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H4+).
(3)若实验过程中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0.07a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4)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250mL容量瓶.
②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b (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5)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左右的铁.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需服用含69.5mgmgFeSO4•7H2O的 片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N2B.NaOHC.H2OD.A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CO)•{c}^{2}({H}_{2})}$;根据如图,升高温度,K值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frac{2nB}{3tB}$mol/(L.min)(用nB、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cd(填字母).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