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氯化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镁固体
B.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D.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解答 解:A、加热会促进MgCl2的水解,蒸干产物不是氯化镁,是氢氧化镁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镁,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汽水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中,前后气体系数和是相等的,压强对平衡无影响,压缩气体,碘单质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N2+3H2═2NH3反应,起始时N2和H2分别为10mol和30mol,当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30%.若以NH3作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时,要使其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前者相同,则NH3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它的转化率正确的是(  )
A.40 mol  35%B.20 mol  30%C.20 mol  70%D.10 mol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下列反应(其中A、B、C、D各代表一种元素)其中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①2A-+B2=2B-+A2
②2A-+C2=2C-+A2
③2B-+C2=2C-+B2
④2C-+D2=2D-+C2
A.A->B->C->D-B.D->C->B->A-C.D->B->A->C-D.A->C->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少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kJ
D.1molC完全燃烧放热393.5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5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温度为373K时,将0.100mol无色的N2O4气体放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立刻出现红棕色,直至建立N2O4?2NO2的平衡.如图是隔一定时间测定到的N2O4的浓度(纵坐标为N2O4的浓度,横坐标为时间)
(1)该反应的△S>0 (填“>、=或<”)
(2)20~40s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002mol•L-1•S-1
(3)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2}(N{O}_{2})}{c({N}_{2}{O}_{4})}$373k时,求该反应N2O4?2NO2的化学平衡常数0.35
(4)已知323k时,该反应N2O4?2NO2的化学平衡常数K=0.022,据此可推测该反应的△H>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图1:
(1)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400500830
平衡常数K1091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放(填“吸”或“放”)热反应.在830℃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1CO和2mo1H2O,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66.7%.
(2)在500℃,按照下表的物质的量(按照CO、H2O、H2、CO2的顺序)投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第II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D.
实验编号反应物投入量平衡时H2浓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反应物转化率
A1、1、0、0c1Q1α1
B0、0、2、2c2Q2α2
C2、2、0、0c3Q3α3
A.2c1=c2=c3     B.2Q1=Q2=Q3      C.α123        D.α12=1
(3)在一个绝热等容容器中,不能判断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②③.
①v(CO2=v(H2O)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4)如图表示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使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增加水蒸气的量(写出两种).若t4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先的两倍,在图中t4和t5区间内画出CO、CO2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B.化合物  非电解质
C.溶液   胶体D.悬浊液  分散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将标准状况下3.36L HCl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现用此盐酸与19.5g 锌粒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要使锌完全反应,则所需盐酸的最小体积.
(3)当锌粒完全反应时,制得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四十多年前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从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只有酯基
C.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2O5
D.青蒿素属于烃类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