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Ⅰ.苯乙烷(C8H10)可生产塑料单体苯乙烯(C8H8),其反应原理是C8H10(g) C8H8(g)+H2(g) ΔH=120 kJ·mol-1。某温度下,将0.40 mol苯乙烷,充入2 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测定不同时间该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n(C8H10)/mol | 0.40 | 0.30 | 0.24 | n2 | n3 |
n(C8H8)/mol | 0.00 | 0.10 | n1 | 0.20 | 0.20 |
(1)当反应进行到20 min时,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 ___。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________ ________。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0.50 mol H2(g)和0.50 mol C8H8(g)合成C8H10(g),当有30 kJ热量放出时,该反应中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该合成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且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对于反应C8H10(g) C8H8(g)+H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C8H10(g)和C8H8(g)生成速率相等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压强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也增大
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有2 mol C8H10(g)在容器中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1,另有4 mol C8H10(g)在容器中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2,则ΔH2=2ΔH1
Ⅱ.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1)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
①0.20 mol·L-1 ②0.12 mol·L-1 ③0.10 mol·L-1 ④0.08 mol·L-1
(2)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达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Ⅰ、(1)0.004 mol·L-1·min-1 (2)0.1 (3)50% 否 大于 (4)A Ⅱ、(1)①③
(2)如图所示
【解析】
试题解析:Ⅰ.(1)20min时,C8H10的物质的量为0.24mol,变化的物质的量为0.40mol-0.24mol=0.16mol,根据方程式C8H10(g)C8H8(g) +H2(g)可知,生成C8H80.14mol,则:
C8H10(g)C8H8(g) +H2(g)
起始:0.40mol 0 0
转化: 0.16mo 0.16mol 0.16mol
20min: 0.24mol 0.16mol 0.16mol
20min时:c(H2)=0.08mol/L,v(H2)==0.004 mol·L-1·min-1 ;
(2)30min时反应建立平衡,n(C8H8)=0.20mol,则:
C8H10(g)C8H8(g) +H2(g)
起始: 0.40mol 0 0
转化: 0.20mo 0.20mol 0.20mol
30min: 0.20mol 0.20mol 0.20mol
平衡状态下,c(C8H10)=0.1mol/L,c(C8H8)=0.1mol/L,c(H2)=0.1mol/L,k==0.1;
(3)原反应的逆反应为:C8H8(g)+H2(g)C8H10(g) ΔH=-120 kJ·mol-1,平衡常数K逆==10。反应放出30 kJ热量时,消耗0.25mol氢气,则:
C8H8(g) + H2(g) C8H10(g)
起始:0.50mol 0.50mol 0
转化:0.25mol 0.25mol 0.25mol
末态:0.25mol 0.25mol 0.25mol
氢气的转化率=×100%=50%;c(C8H10)=0.125mol/L,c(C8H8)=0.125mol/L,c(H2)=0.125mol/L,Qc==0.125<K逆,故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且正在向正向进行,故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4)C8H10(g)和C8H8(g)生成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受压强影响,故B错误;ΔH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故C错误;故选A;Ⅱ.(1)5分钟末,氨气的浓度为0.1mol/L,改变温度,平衡发生移动,氨气浓度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但因为氮气和氢气不能完全反应,氨气浓度不可能达到0.2mol/L,故选①③;(2)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氨气浓度变为0.2mol/L,此后平衡向正向移动,氨气浓度又逐渐增大,至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时等于0.25 mol·L-1,故图像为: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A.x=2,y=2 B.x=2,y=4
C.x=3,y=6 D.x=3,y=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已知:含—CHO的物质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填某部位的代号) 。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
(3)E处是一种纯净物,该物质为 。
(4)写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石油炼制和煤的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物理变化
B.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C.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干馏的产物能提取出苯、甲苯等芳香烃,因为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受PM2.5污染的大气不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
D.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铝—铜—浓硝酸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铝片溶解9g ②铜片溶解32g ③铜片上析出1 gH2 ④铝片上析出1mol NO2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硫单质参加化学反应时断键的过程)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 B. -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下列物质:
①H2O ②石墨 ③NH4NO3 ④AgCl ⑤CH3COOH ⑥硫酸 ⑦NH3·H2O ⑧蔗糖,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用编号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B.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C.该电池供应2 mol水蒸气,同时转移2 mol电子
D.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