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证明NaOH溶液呈碱性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
实验方法:
A.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加热
C.加入硝酸银溶液
D.滴入酚酞试液.

分析 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酚酞遇碱溶液变红;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加热法可除杂,即选B;
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即选C;
酚酞遇碱溶液变红,则证明NaOH溶液呈碱性,可滴入酚酞试液,即选D;
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足量铁粉,过滤,即选A,
故答案为:B;C;D;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Fe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
A.第ⅢB族B.第Ⅲ族C.第VⅢ族D.第VⅢB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500mL2.0mol/LH2SO4和500mL2.0mol/LBa(OH)2的反应符合图2,且吸收热量为△E2
B.500mL2.0mol/LHCl和500mL2.0mol/LNaOH的反应符合图1,且放出热量为△E1
C.发生图l 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D.CaO、浓硫酸分别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符合图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B.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D.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石油的裂化④倍热反应⑤由乙烯变为聚乙烯⑥氧气转变为臭氧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笨遇溴水⑨海水蒸馏法制取淡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⑦C.①⑧⑨D.①②⑥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四周期第ⅡA族B.第三周期第ⅡA族C.第三周期第ⅥA族D.第三周期第0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已知合成氨气的反应为: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2,同时消耗3amolH2,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单位时间内消耗3amolH2,同时消耗2amolNH3,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B.乙醇C.乙酸乙酯D.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蔗糖、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B.分子式为C2H4O2与C4H8O2的两种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 的单体是Cl-CH=CH2
D.   和 的分子式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