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 | |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 |
证明NaOH溶液呈碱性 | |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 |
分析 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酚酞遇碱溶液变红;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加热法可除杂,即选B;
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即选C;
酚酞遇碱溶液变红,则证明NaOH溶液呈碱性,可滴入酚酞试液,即选D;
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足量铁粉,过滤,即选A,
故答案为:B;C;D;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00mL2.0mol/LH2SO4和500mL2.0mol/LBa(OH)2的反应符合图2,且吸收热量为△E2 | |
B. | 500mL2.0mol/LHCl和500mL2.0mol/LNaOH的反应符合图1,且放出热量为△E1 | |
C. | 发生图l 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 |
D. | CaO、浓硫酸分别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符合图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 |
B. | 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
C. |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 |
D. |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⑤⑦ | C. | ①⑧⑨ | D. | ①②⑥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四周期第ⅡA族 | B. | 第三周期第ⅡA族 | C. | 第三周期第ⅥA族 | D. | 第三周期第0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 |
B. |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 |
C. |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2,同时消耗3amolH2,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3amolH2,同时消耗2amolNH3,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蔗糖、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 |
B. | 分子式为C2H4O2与C4H8O2的两种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 |
C. | ![]() | |
D.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