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Ⅱ)-(Ⅰ)可得:CO(g)+H2O(g)?CO2(g)+H2(g),据此计算出△H3和K3;
(2)根据v=$\frac{△c}{△t}$计算出水的平均反应速率,然后根据化学计量数关系计算出氢气的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结合题中数据判断各图象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3)在加热条件下CO能还原ZnO使其减少,因此反应体系中含有少量二氧化有利于抑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维持ZnO的量不变;
(4)随着氯气的通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根据水的离子积可知$\frac{c(Cl{O}^{-})}{c(HClO)}$=$\frac{{K}_{a}}{c({H}^{+})}$,结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其比值变化;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不水解,根据题中数据计算出溶液中二者浓度,由于次氯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小,则二者浓度都大于硫酸根离子浓度;再结合次氯酸和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铵根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从而得出各离子浓度大小.
解答 解:(1)3H2+CO2(g)?CH3OH(g)+H2O(g)△H1=-49.0kJ/mol K1(Ⅰ)
2H2(g)+CO(g)?CH3OH(g)△H2=-90.8kJ/mol K2(Ⅱ)
根据盖斯定律,(Ⅱ)-(Ⅰ)可得:CO(g)+H2O(g)?CO2(g)+H2(g)的△H3=-90.8kJ/mol-(-49.0kJ/mol)=-41.8kJ/mol;
由于(Ⅱ)-(Ⅰ)可得CO(g)+H2O(g)?CO2(g)+H2(g),则K3=$\frac{{K}_{2}}{{K}_{1}}$,
故答案为:-41.8;$\frac{{K}_{2}}{{K}_{1}}$;
(2)在一定温度下,将0.2mol CO2和0.8mol H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CH2OH(g),5min达到平衡时c(H2O)=0.025mol/L,则5min内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O)=$\frac{0.025mol/L}{5min}$=0.005mol/(L•min),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5min内v(H2)=3v(H2O)=0.015mol/(L•min);
a.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和容器的容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密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故a错误;
b.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则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变,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根据M=$\frac{m}{n}$可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变化,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根据图象B可知,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达到平衡状态时,水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L×2L=0.05L,根据反应可知,消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0.05mol=0.15mol,而图象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实际不相符,故c错误;
d.该反应过程中焓变始终不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根据分析可知,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为b;
若改变某一条件,达到新平衡后CO2的浓度增大,
a.逆反应速率一定增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故a错误;
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而得到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c.平衡常数不变或减小:如果不改变温度,如: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平衡常数不变;无关升高温度,平衡存在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故c正确;
d.CO2的物质的量可能减小:如果增大压强,即缩小容器容积,则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但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0.015;b;cd;
(3)在加热条件下CO能还原ZnO使其减少,因此反应体系中含有少量二氧化有利于抑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维持Cu2O的量不变,反应方程式为:ZnO+CO?Zn+CO2,
故答案为:ZnO+CO?Zn+CO2,体系中有二氧化碳可以抑制Zn被还原;
(4)实验室里C12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室温下,若将一定量的C12缓缓通入0.2mol/L 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溶液A,由于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且反应后生成强碱弱酸盐次氯酸,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变大;根据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frac{c(Cl{O}^{-})}{c(HClO)}$=$\frac{{K}_{a}}{c({H}^{+})}$,随着氯气的通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则该比值逐渐变小;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不水解,则c(Cl-)=0.1mol/L、c(SO42-)
=0.05mol/L;由于次氯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减小,二者浓度都接近0.1mol/L,则硫酸根离子浓度最小;根据“室温下HClO的电离常数Ka=3.2×10-8,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8×10-5”可知,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需要次氯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c(ClO-)<c(NH4+),所以四种离子浓度大小为:c(Cl-)>c(NH4+)>c(ClO-)>c(SO42-),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c(Cl-)>c(NH4+)>c(ClO-)>c(SO4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平衡及其影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题目难度较大,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改变的条件 | 正、逆反应速率变化 |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 |
A | 升高温度 | 逆反应速率增大量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量 | X的体积分数增大 |
B | 增大压强 |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 Z的浓度不变 |
C | 减小压强 |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 Y的体积分数变大 |
D | 充入一定 量的Z | 逆反应速率增大 | X的体积分数变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 |
B. | 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 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 |
C. | 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 |
D. |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CO3的稳定性介于Na2CO3•10H2O和NaHCO3之间 | |
B. |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NaHCO3 | |
C. | 可用盐酸鉴别Na2CO3 和NaHCO3固体 | |
D. | 纯碱有时可代替烧碱使用,比如溶解石英、吸收氯气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B. | 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 |
C. | 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 |
D. | “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④ | C. | ②④ | D. | 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