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1mol•L-1 MgCl2溶液的含义是(  )
A.1 L水中含有1 mol MgCl2
B.Cl-浓度为2 mol•L-1
C.溶液中含有1 mol MgCl2
D.将95 g MgCl2溶于1 L水中所得的溶液

分析 1mol•L-1MgCl2溶液,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可知,1LMgCl2溶液中含有溶质MgCl21mol,1molMgCl2的质量为95g,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1mol•L-1MgCl2溶液是指:1L该MgCl2溶液中含有溶质Mg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其中Cl-浓度为2 mol•L-1,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意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明确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若将12.8gCu跟足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
(1)产生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标准状况,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
(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④氨水(NH3?H2O)、⑤NH4HCO3
(1)①溶液显酸性的原因NH4++H2O?NH3•H2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溶液②呈中性,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H3COO-)=c(NH4+)>c(H+)=c(OH-).
(3)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④(填序号).
(4)已知溶液⑤呈碱性,比较②、⑤两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HCO3-的水解程度比CH3COO-大或HCO3-比CH3COO-结合H+能力强或CH3COOH酸性比H2CO3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达到限度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2和H2全部转化为NH3
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D.若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可能随之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常温下,Y的块状单质在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中会发生钝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W位于同一主族
B.原子半径:X>Y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盒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1)化合物Ⅰ的某些化学性质类似苯.例如,化合物Ⅰ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其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2)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所需另一反应物的分子式为CH2O.
(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
A.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B.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C.化合物Ⅲ可以合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用氧化剂氧化化合物Ⅳ生成克矽平和水,则该氧化剂的化学式为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
B.氨的催化氧化可生成NO
C.氨气可用浓硫酸干燥
D.用水吸收NH3时采用如右图装置可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KMnO4 固体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当15.8g KMnO4和足量的浓盐酸发生上述反应时,求
(1)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有多少克HCl被氧化?
(2)上述反应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①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
Cu+H2SO4(稀)═CuSO4+H2↑.
请在答题卡上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并在图中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分析其原因: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或铜棒接电源的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