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常温下,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Fe2+、Na+、ClO-、SO42-
B.在PH=3的溶液中:Mg2+、Al3+、NO3-、Cl-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Na+、SO32-、AlO2-、Br-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K+、NO3-、MnO4-

分析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
B.PH=3的溶液,显酸性;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解答 解: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Fe2+、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A错误;
B.PH=3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SO32-、AlO2-,故C错误;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酸溶液中H+、NO3-、A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一般以氨气为原料来制备硝酸.请回答:
(1)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CO2(g)+2H2O(g)+N2(g)△H=-867kJ•mol-1
(2)氨气若在纯氧中燃烧,则发生反应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3)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酸性废水中的硝酸盐,使其变为无污染的物质.
①电源正极为A(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m)为14.4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E五种常见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的基态原子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D与C可形成CD型离子化合物,E的基态3d轨道上有2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2)AB2分子中,A的杂化类型为sp;在元素周期表中A、B及与两者紧邻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N>O>C.
(3)B的氢化物与D的氢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H2O(用化学式表示),原因是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AB2形成的晶体的熔点低于(填“高于”“低于”或“无法判断”)CD形成的晶体的熔点,原因是CO2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NaCl属于离子晶体.
(5)E与B形成的一种橙红色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TiO2(用元素符号表示).ED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的重要原料.取上述橙红色晶体,放在电炉中,通入D2和A的单质后高温加热,可制得ED4,同时产生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O2+C+2Cl2 $\frac{\underline{\;高温\;}}{\;}$TiCl4+CO2
(6)由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晶体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若晶胞边长是a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234}{{N}_{A}×{a}^{3}}$g/cm3.(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减的五种常见元素.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Z组成的气态化合物M的水溶液呈碱性,W的单质在X2中燃烧产物T可使品红溶液褪色,V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金属元素.请回答: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ⅤA族;写出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Z2X2的一种用途:消毒剂或氧化剂或漂白剂
(2)由以上五种元素两两组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且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3)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U,M在适当条件下被U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的pH小于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H2O?NH3.H2O+H+
(4)若将V金属投入到盐酸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溶液N.N的酸性溶液与Z2Y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2H++H2O2=2Fe3++2H2O
(5)常温下,当300mL 1 mol•L-1的NaOH溶液吸收4.48L(折算成标准状况)T时,所得溶液pH>7,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CO32-)>c(OH-)>c(H+
(6)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Y2、Z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N2+8H++6e-=2NH4+;放电时溶液中H+移向正(填“正”或“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硼与铝的性质相似,能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硼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硼(BCl3),生成的三氯化硼遇水水解产生白雾(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且三氯化硼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盐酸的装置名称为分液漏斗.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装置E的作用是冷却和收集三氯化硼.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3Cl2$\frac{\underline{\;\;△\;\;}}{\;}$2BCl3
(4)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E,可以用一个盛装碱石灰(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使实验更简便.
(5)为了顺利完成实验,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A(填字母),其理由是先用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和硼粉反应生成B2O3
A.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B.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C.同时点燃A、D两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将淀粉与稀硫酸溶液共热,冷却后,取上层水溶液,用NaOH中和稀硫酸后,再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色
C.在酸、碱中和滴定终点时不慎滴入过量标准溶液,可用装有待测液的滴定管再滴入一定量溶液进行调整
D.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合物甲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陶瓷材料,是一种以共价键相连的物质,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乙是制备这种材料的起始原料,也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制备时采取碳热还原氮化法,即把乙与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流动N2气氛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得到甲和可燃性气体丙,二者原子个数之比均为1:1.8.2g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可以得到无色溶液丁,并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戊.
(1)甲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写出碳热还原氮化法制甲的化学方程式Al2O3+3C+N2$\frac{\underline{\;\;△\;\;}}{\;}$2AlN+3CO
(2)业制备甲的过程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Al2O3、C、Al4C3等.
(3)气体戊的结构式为,写出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验证溶液丁中产物阴离子的实验方法为取少量溶液丁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若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说明为Na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规剂量使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国内外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用于小儿发热的经典解热镇痛药.布洛芬的结构简式如图:
(1)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根据布洛芬的结构分析,它与溴水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发生反应.
(2)醇羰基化法合成布洛芬是以异丁苯为原料,经与乙酰氯的傅克酰化、催化加氢还原和催化羰基化3步反应制得布洛芬,为目前最先进的工艺路线,为国外多数厂家所采用,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_{AlCl_{3}}^{CH_{3}COCl}$A$\stackrel{H_{2}}{→}$$\stackrel{CO}{→}$布洛芬
己知反应:+$\stackrel{AlCl_{3}}{→}$+HCl,请写出A的结构简式
(3)比布洛芬少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X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a.属于芳香族脂类化合物
b.核磁共振氢谱呈现4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
(4)已知:①CH3CH2CN$\stackrel{H_{2}O}{→}$CH3CH2COOH
②碳碳双键的加成规则:不对称的烯烃在一定条件下与HCN加成时,氢原子总是大部分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
请设计合理方案以为原料合成布洛芬(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无机原料任选,并注明反应条件).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2H5OH$→_{170℃}^{浓硫酸}$CH2=CH2$\stackrel{Br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规律结论
A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H2S溶液无法制取H2SO4
B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中,铁丝在浓硫酸中先反应完
C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反应2Na+2CH3COOH═2Na++2CH3COO-+H2↑不能进行
D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MgCO3沉淀在水中煮沸,最终转化为Mg(OH)2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