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___________。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为了加速固体试样的溶解,可采取____________措施。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填“甲”或“乙”)。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2分)
(2)2S2+SO32+6H=3S↓+3H2O(2分);
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1分);B中无明显变化,C中产生黑色沉淀 (1分)
(说明:在同一空格中答“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产生黑色沉淀”不得分)
(3)SO42(2分)搅拌(或加热)(2分);乙(2分);
(4)4Na2SO3Na2S+3Na2SO4(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温度低于600℃,Na2SO3不分解,先反应生成NaHSO3,全部转化为NaHSO3后,再继续反应生成SO2和H2O,所以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Na2SO3分解,得到Na2S和Na2SO4,加盐酸反应2S2+SO32+6H=3S↓+3H2O,还有大量气泡可能是H2S或SO2,所以现象为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或者B中无明显变化,C中产生黑色沉淀。(3)分解产物中有Na2SO4,SO42的鉴定甲方案加硝酸,把SO32氧化为SO42,不能证明它的存在,甲错误,乙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基本实验操作、离子的检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KMnO4和浓盐酸混合 ③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 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全部可以
(2)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                                              
(3)①装置B的作用是           ,现象是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装置E的作用是                                     
目前我国饮用水消毒主要用氯——通氯气,加漂白粉或漂白精。
(1) 漂白粉或漂白精长期放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失效,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经过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亚氯酸钠(NaClO2)的柱内
制得Cl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
⑴甲同学取6.4 g铜片和10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甲同学为了验证其中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白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
实验现象:白色物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所得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2)乙同学与甲同学做相同的实验,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而消失,同时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                                                   。直到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
方法二
(3)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对比甲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                     
方法三
⑷丁同学取一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资料显示:在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粉可使煤(含S)燃烧时产生的SO2转化成固体CaSO4 ,从而减少SO2排放,该方法被称为钙基固硫。这一过程是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实现的:
㈠ CaCO3CaO+CO2     ㈡ 2CaO+2SO2+O2 =2CaSO4
对此,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药品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模拟探究。

已知实验所用样品:Ⅰ---S粉与CaCO3粉末的混合物
Ⅱ---CaSO4粉末
(1)实验一:①取样品Ⅰ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加热至500℃左右,充分反应发现,B中红色消失、C中出现大量白色浑浊。停止该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②取反应后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由此得知实验一过程中: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要获得与以上实验事实相一致的结论,可替代B中品红溶液的是      
a.酚酞的NH3·H2O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酚酞的NaHCO3溶液               d.Br2的CCl4溶液
(2)实验二:①取样品Ⅰ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并迅速加热升温,控制在1000℃左右,充分反应。发现B中红色消失,C中出现白色浑浊。
②取反应后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出现大量无色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反应结束后,将A中余下固体溶入水中,取其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出现。
由此得知实验二: A中发生的反应有      (填选 “㈠”、“㈡”)。
(3)实验三:取样品Ⅱ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加热至1200℃左右,充分反应,B中红色消失,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比较实验一、二、三可知,如用该方法固硫,可行的基本条件是         
(4)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装置A通常只能选       为材料制作的玻璃管,但这种选择有一点不妥,其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是:        
(5)实验所需O2若改由空气提供,且对上述实验探究事实不产生影响,应在A前添加一装有某药品的装置。请将该药品和装置图示在图中的虚线框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现今常规生产发烟硫酸和硫酸的流程图

(1)在④处二氧化硫被催化成三氧化硫,④的设备名称是          。该处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为提高三氧化硫的产率,该处应采用        (填“等温过程”或“绝热过程”)为宜。
(2)在⑦处进行二次催化处理的原因是            
(3)⑤处气体混合物主要是氮气和三氧化硫。此时气体经过⑥后不立即进入⑦是因为       
(4)20%的发烟硫酸(SO3的质量分数为20%)1吨需加水        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才能配置成98%的成品硫酸。
(5)在②处发生1500℃的“不完全燃烧”,即先混入少量干燥空气,然后在③处于700℃下再继续燃烧。试说明为何这种燃烧方式对环境保护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接             
          
(2)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               
(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和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常温常压下B为无色无味气体,丁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B的电子式             
⑵工业上生产D采用石灰乳与某种气体反应。D常用作        
⑶写出由A变甲的化学方程式                                    
⑷B与甲烷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气和CO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丁之间存在转化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为铜,丁为氯化亚铁,则乙一定是氯化铁
B.若甲为碳,丁为硅,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C.若甲为铝,丁为铁,则乙一定是氧化铁
D.若甲为镁,丁为氢气,则乙一定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可能为Si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