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B.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C.S2-的结构示意图:D.CO2的比例模型:

分析 A.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
B.次氯酸分子中含有1个H-O键和1个O-H键;
C.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

解答 解:A.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和一个O-O键,双氧水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最小原子为O原子,其结构式为:H-O-Cl,故B正确;
C.S2-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8,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其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比例模型、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电子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少量Cl2
B.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
水不能持续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D.
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种以黄铜矿和硫磺为原料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4CuCl2-+O2+4H+═4Cu2++8Cl-+2H2O,CuCl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O2
(2)一定温度下,在反应Ⅲ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而不析出氯化铜晶体,其原因可能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加入硫酸,有利于析出硫酸铜晶体.
(3)炼钢时,可将铁红投入熔融的生铁中,以降低生铁的含碳量,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
(4)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形成酸雨.
(5)已知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反应Ⅰ的产物为FeS2和CuS.(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常温下,下列可以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物质是(  )
A.浓H2SO4B.稀HNO3C.盐酸D.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反应4NH3+5O2=4NO+6H2O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v(O2)=0.0025 mol/(L•s)B.v(NO)=0.008 mol/(L•s)
C.v(H2O)=0.003 mol/(L•s)D.v(NH3)=0.002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2858kJ.
(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g)+2H2O(l)△H=-443.5kJ•mol-1
(3)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中,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96.6%(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占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的百分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以有机物A为原料合成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TMBA( )和抗癫痫药物H()的路线如图(部分反应略去条件和试剂):

已知:I.RONa+R′X→ROR′+NaX;
II.(R、R′表示烃基或氢)
(1)A的名称是苯酚;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醛基.
(2)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3)E的结构简式是,试剂a的分子式是C2H4O.
(4)C→D的化学方程式是+2Br2+2HBr.
(5)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属于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的共有6种.
(6)F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已知酰胺键()有类似酯基水解的性质,写出抗癫痫病药物H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2NCH(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B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装置A中制取气体时限用一种试剂,则该试剂是ad(填字母).
a.NH4HCO3  b.NH4Cl  c.Ca(OH)2  d.浓氨水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d(填字母)可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
(4)待实验结束后,将B中固体混合物溶于500mL 1.0mol•L-1的盐酸中,产生无色混合气体甲,溶液呈中性,则实验前B中原有Na2O2的物质的量是0.25mol.
(5)从安全与环保角度考虑,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明显缺陷,并提出修改建议:在装置E、F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在装置F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①抗坏血酸(C6H8O6)(Vc)溶于水和乙醇,具有抗氧化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磷酸亚铁[Fe3(PO42•8H2O]为白蓝色单斜晶体,溶于稀酸,不溶于水、乙醇、醋酸.
I.磷酸亚铁是生产LiFePO4电池的原料,实验室利用FeSO4•7H2O、Na2HPO4•12H2O及CH3COONa•3H2O为原料制备磷酸亚铁晶体,合成时的主要反应为:
3FeSO4+2Na2HPO4+2CH3COONa+8H2O=Fe3(PO42•8H2O↓+3Na2SO4+2CH3COOH
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在50mL干净的仪器A中加入抗坏血酸(C6H8O6)稀溶液作底液;
②滴入足量Na2HPO4与CH3COONa混合溶液至pH=4;
③滴入含15.2g克FeSO4的溶液,最终维持pH=6,充分反应后静置;
④进行过滤和操作b,低温烘干得到磷酸亚铁晶体12.8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2)配制FeSO4溶液时所用的蒸馏水应先进行的操作是煮沸除去水中的溶解的氧气.
(3)步骤④操作b的名称是洗涤,检验操作b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滤出液1-2mL于试管,滴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洗涤干净.
(4)抗坏血酸溶液的作用是防止磷酸亚铁被氧化.
(5)本实验的产率是76.5%(M[Fe3(PO42•8H2O]=502g•mol-1).
Ⅱ.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果汁中Vc的含量
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梨汁、橙汁、苹果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测得以下数据:
梨汁苹果汁橙汁0.04%的Vc溶液
 滴加的滴数4020105
(6)分析数据可知,三种果汁中Vc含量最高的是橙汁,其含量为0.02%;(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7)请你用新鲜的西红柿、放置一周的西红柿、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将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西红柿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