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排布分析,能量相等的轨道全充满、半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
②Fe是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spd等能级;
(2)①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有三种:O、C、Cl,结合化合物CCl4、NaClO中元素化合价判断;
②根据1个单键是1个δ键,1个双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以及COCl2分子的结构式来解答;
(3)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
(4)①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实际含有的原子个数,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一个晶胞的质量m=ρv计算;
③根据储氢能力=$\frac{储氢后前去的密度}{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计算.
解答 解:(1)①铬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书写违背了能量相等的轨道全充满、半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洪特规中能量相等的轨道全充满、半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
②Fe是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s、2s、3s、4s、2p、3p、3d等7个能级,故答案为:7;
(2)①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有三种:O、C、Cl,CCl4中C表现正化合价、Cl表现负化合价,CrO2Cl2中Cl为+1价,O为-2价,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元素相互化合时该元素表现负价,故电负性:O>Cl>C,
故答案为:O>Cl>C;
②COCl2分子中有1个C=O键和2个C-Cl键,所以COCl2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3,π键的数目为1,个数比3:1,中心原子C电子对数=3+$\frac{4-1×2-2}{2}$=3,故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故答案为:3:1;sp2;
(3)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故答案为:>;
(4)①该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心有一个镍原子,其他8个镍原子都在晶胞面上,镧原子都在晶胞顶点,所以晶胞实际含有的镍原子为1×1+$\frac{1}{2}$×8=5,晶胞实际含有的镧原子为8×$\frac{1}{8}$=1,所以晶体的化学式LaNi5,故答案为:LaNi5;
②一个晶胞的质量m=$\frac{M}{{N}_{A}}$,根据m=ρv,即v=$\frac{M}{{N}_{A}•d}$,
故答案为:$\frac{M}{{N}_{A}•d}$;
③LaNi5合金储氢后的密度ρ=$\frac{m(晶胞中的H)}{V(晶胞)}$=$\frac{1×6}{{N}_{A}×(511×1{0}^{-10})^{2}×sin60°×397×1{0}^{-10}}$=0.111g•cm-3,由定义式可知储氢能力=$\frac{0.111g/c{m}^{3}}{8.98×1{0}^{-5}g/c{m}^{3}}$≈1236,
故答案为:1236.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晶胞的计算、化学键、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题目难度较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 |
B. | 35Cl和37Cl-质子数、中子数均不相同 | |
C. | 乙酸和葡萄糖的分子式都符合Cn(H2O)m,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 | |
D.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 B. | 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 | ||
C. | 锌片与硝酸溶液混合 | D. | 铁粉和硫加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更快 | 锌比铝活泼 |
B | 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 | 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 |
C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Cl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 |
B. | 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能发生电离 | |
C. | 水是电解质,能产生大量的H+和OH- | |
D. | NaCl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Na+和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胶状物:SiO32-+2H+=H2SiO3(胶体) | |
B. | 将FeCl3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2Fe3++2I-=2Fe2++I2 | |
C. | 将小块铁片溶于过量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3Fe2++2NO↑+4H2O | |
D. | 将铝片置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曲线I和曲线II分别代表的是CH3COOH和HCN | |
B. | 点③和点⑤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⑤>③ | |
C. |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 | |
D. | 在点②和③之间(不包括端点)存在关系:c(Na+)>c(A-)>c(H+)>c(OH-) (A-代表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