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实验 预测现象 
 A 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将CO2气体通入足量的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 常温下,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产生刺激性气体 
 D 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足量的乙醇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AB.BC.CD.D

分析 A.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漂白性具有选择性,在石蕊试液中只显示酸性;
B.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溶液不发生反应;
C.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继续反应;
D.乙醇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解答 解:A.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先变红,故A错误;
B.盐酸酸性大于碳酸,将CO2气体通入足量的CaCl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错误;
C.常温下,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继续反应,无刺激性气体,故C错误;
D.将足量乙醇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是因为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通入乙醇会被氧化,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的锰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分析、物质特征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molP与$\frac{5}{3}$molCl2充分反应,生成PCl3和PCl5.求生成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K2[Cu(C2O42]•2H2O}制备流程下:

(已知:H2C2O4 $\frac{\underline{\;\;△\;\;}}{\;}$CO↑+CO2↑+H20)
(1)制备CuO: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冷却,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

①抽滤装置中仪器Z接在水龙头上,其作用是起抽气的作用,使吸滤瓶中的压强减小.
②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时,证明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
(2)制取KHC2O4,将H2C2O4晶体加入蒸馏水中,微热,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温度过高,草酸会分解,充分溶解后分数次加入K2CO3,反应生成KHC2O4,将滤纸上的CuO充分转移到热的KHC2O4溶液中,以下操作方案中合理的是AD(填序号)
A.剪碎滤纸,加入到热的KHC2O4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趁热过滤
B.用稀硫酸溶解滤纸上的氧化铜,然后将溶液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
C.用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氧化铜,并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
D.在空气中灼烧滤纸,将剩余的固体转入热的KHC2O4溶液
(3)将CuO与KHC2O4混合液在50℃水浴加热至反应充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2O4+CuO$\frac{\underline{\;50℃\;}}{\;}$K2[Cu(C2O42]+H2O;
(4)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的制备也可以用CuSO4晶体和K2C2O4溶液反应得到.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为:加入适量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①加入适量乙醇的优点有:
a、缩短加热的时间,降低能耗;
b、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有利于硫酸铜晶体析出.
②在蒸发浓缩的初始阶段为了将乙醇回收,采用了蒸馏操作,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b(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把0.6mol 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X(g)+Y(g)═nZ(g)+2W(g) 1min末已生成0.2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计算:
(1)前1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1min末时Y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创制了新型抗疟疾-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可由香茅醛为原料制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香茅醛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B.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
C.青蒿素含有和H2O2相同的过氧键D.青蒿素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 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实验中若用70mL0.50mol•L-1盐酸跟7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3)用50ml0.25mol•L-1H2SO4代替盐酸,用50mL0.275mol•L-1Ba(OH)2代替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常温下,向25 mL 0.1m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1•L-1CH3C00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曲线上任一点:c(Na+)+c(H+)=c(0H-)+c(CH3C00H)
B.在 B点,a=25,且有 c(Na+)=c(CH3C00-)>c(0H-)=c(H+
C.在C点:c(Na+)>c(CH3C00-)>c(H+)>c(0H-
D.在D点:c(CH3C00-)+c(CH3C00H)=2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厨房里对水进行下列操作,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加入少量酒精B.加入少量食醋
C.把水放入冰箱中使其降温至1℃D.把水加热至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C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D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D,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B.D>B>A>CC.B>A>C>DD.C>B>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