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定条件下,向2 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H2和NH3三种气体,发生反应:2NH3(g) N2(g)+3H2(g)(ΔH>0),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内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t1=20 s,则从t0~t1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01 mol·L-1·s-1

C.图2中,t2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t3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D.若t2时,再向容器中加入1.4 mol NH3、0.8 mol H2,则平衡将正向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MgCl2——氯化镁   B.Ca+2——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Ⅰ: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为测定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 滴定法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反应原理:5Fe2++MnO+8H+===5Fe3++Mn2++4H2O

(1)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 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上述实验中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________。

A.稀硫酸  B.浓硝酸  C.稀硝酸  D.稀盐酸

(3)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方案二 重量法 操作流程如下:

(4) 步骤②是否可以省略,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过滤、洗涤、________、冷却、称量。

II: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或(NH4)2SO4都要小。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图1

步骤1:铁屑的处理。将废铁屑放入热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后,用图1所示方法分离出固体并洗涤、干燥。

步骤2:FeSO4溶液的制备。将处理好的铁屑放入锥形瓶,加入过量的3 mol·L-1H2SO4溶液,加热至充分反应为止。趁热过滤(如图2所示),收集滤液和洗涤液。

图2

步骤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图1分离方法称为________法。

(2)步骤2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趁热过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加热浓缩过程中,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O2、 ③NaOH、④BaSO4、 ⑤NH3 、⑥SO2、 ⑦NH3·H2O 、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不正确的是

A.弱电解质:④、⑦              B.电解质:①、③、④、⑦  

C.非电解质:②、⑤、⑥、⑧      D.强电解质: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 + NO2  CO2 + NO 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降温后CO的浓度增大         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3.0 mol M和2.5 mol N混合于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M(g)+N(g) xP(g)+2Q(g),5 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M的转化率为50%,P的反应速率为0.15 mol·L-1·min-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x=2

B.达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是反应起始时的2倍

C.向容器中再充入3.0 mol M和2.5 mol N,达新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减小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均可作为达到平 衡状态的标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氨与硝酸在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的用途。某小组根据工业生产原理设计了生产氨与硝酸的主要过程如下:

(1)以N2和H2为原料合成氨气。反应N2(g)+3H2(g)2NH3(g) △H<0

①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若容器容积恒定,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原的,则N2的转化率α=         ;若此时放出热量为a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溶于水则为氨水。已知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b,计算0.1mol/L的NH3·H2O溶液中c(OH-)=___________mol/L(设平衡时NH3·H2O的浓度约为0.1mol/L,用含有Kb的代数式表示)。

(2)以氨气、空气为主要原料先进行氨的催化氧化,然后制得硝酸。

①其中NO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NO(g)+O2(g)2NO2(g)   △H>0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t2、t4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

a.在t1~t2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t2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升高温度

c.在t3~t4时与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K肯定相同

d.在t5时,容器内NO2的体积分数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值

②实际上,生成的NO2会聚合生成N2O4。如果在一密闭容器中,17℃、1.01×105Pa条件下,2NO2(g)N2O4(g) △H<0的平衡常数K=13.3。若改变上述体系的某个条件,达到新的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c(NO2)=0.04mol/L,c(N2O4)=0.007mol/L,则改变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

A.淀粉和纤维素

B.CH3-CH2-CH2-CH3

C.1H 和2H         D.O2与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A.0.5 mol/L的CH3COOH溶液     B.0.5 mol/L盐酸

C.0.5 mol/LCuSO4溶液            D.0.5 mol/L NH4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