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乙醛中甲基上的C采取sp3杂化类型,醛基中的C采取sp2杂化类型;1个乙醛分子含有6个σ键和一个π键;
(2)乙醛中含有醛基,能够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
(3)以顶点Cu原子研究,与之最近的Cu原子位于面心,每个顶点为12的面共用.
解答 解:(1)乙醛中甲基上的C形成4条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采取sp3杂化类型,醛基中的C形成3条σ键和1条π键,无孤电子对,采取sp2杂化类型;1个乙醛分子含有6个σ键和一个π键,则1mol乙醛含有6molσ键,即6NA个σ键,故答案为:sp3、sp2;6NA;
(2)在加热条件下,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3)以顶点Cu原子研究,与之最近的Cu原子位于面心,每个顶点为12个面共用,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12,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杂化类型、晶胞配位数的计算,明确常见金属结构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晶胞中配位数的计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CH3CH(CH3)CH=CHCH3:2-甲基-3-戊烯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弱酸 | H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 (25°C)) | Ki=1.77×10-14 | Ki=4.9×10-14 | Ki1=4.3×10-7 Ki2=5.6×1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Q kJ•mol-1 | B. | +16Q kJ•mol-1 | C. | +8Q kJ•mol-1 | D. | -16Q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pH=3的硫酸与pH=11的Li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LiOH为强碱 | |
B. | 用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粒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 | |
C. | 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向其中加入MgCO3 | |
D. | 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加入Na2CO3溶液将其转化为Ca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t/min | X/mol | Y/mol | Z/mol |
0 | 2.00 | 4.00 | 0 |
1 | 1.80 | 3.60 | 0.40 |
3 | 1.65 | 3.30 | 0.70 |
5 | 1.55 | 3.10 | 0.90 |
14 | 1.00 | 2.00 | 2.00 |
16 | 1.00 | 2.00 | 2.00 |
20 | 0.50 | 4.24 | 3.00 |
22 | 0.50 | 4.24 | 3.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H2+O2$\frac{\underline{\;高温\;}}{\;}$2H2O | B. | CaO+CO2═CaCO3 | ||
C. | 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 D. | C2H5OH+3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