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回答问题
(1)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
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2,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6NA
(2)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3)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12.

分析 (1)乙醛中甲基上的C采取sp3杂化类型,醛基中的C采取sp2杂化类型;1个乙醛分子含有6个σ键和一个π键;
(2)乙醛中含有醛基,能够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
(3)以顶点Cu原子研究,与之最近的Cu原子位于面心,每个顶点为12的面共用.

解答 解:(1)乙醛中甲基上的C形成4条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采取sp3杂化类型,醛基中的C形成3条σ键和1条π键,无孤电子对,采取sp2杂化类型;1个乙醛分子含有6个σ键和一个π键,则1mol乙醛含有6molσ键,即6NA个σ键,故答案为:sp3、sp2;6NA
(2)在加热条件下,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酸、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3)以顶点Cu原子研究,与之最近的Cu原子位于面心,每个顶点为12个面共用,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12,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杂化类型、晶胞配位数的计算,明确常见金属结构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晶胞中配位数的计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不正确的是(  )
A.:4-甲基-1-戊炔B.CH3CH(CH3)CH=CHCH3:2-甲基-3-戊烯
C.:2,2,4-三甲基戊烷D.:间二硝基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CO2分子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
(2)能使0.1mol/L乙酸溶液的电离程度以及pH都增大的是ad.(选填序号)
a.加水稀释 b.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     c.通氯化氢      d.加入少量苛性钠固体
(3)葡萄酒中常用Na2S2O5做抗氧化剂.5molNa2S2O5溶于水配成1L溶液,该溶液的pH=4.5.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图1所示.写出Na2S2O5溶于水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Na2S2O5+H2O=2NaHSO3
(4)已知:Ksp[BaSO4]=1×10-10,Ksp[BaSO3]=5×10-7.把部分被空气氧化的该溶液的pH调为10,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使SO42-沉淀完全[c(SO42-)≤1×10-5mol•L-1],此时溶液中c(SO32-)≤0.05mol•L-1
(5)请写出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含等物质的量的NO、NO2混合气体的离子方程式NO+NO2+2OH-=2NO2-+H2O.
(6)常温下,向1L pH=10的 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c)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至小的关系是:c(Na+)>c(CO32-)>c(HCO3-).
②a点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0mol/L;b点溶液中c(H+)小于1×10-7mol/L(填写“等于”、“大于”或“小于”).
(7)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HCOOHHCN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C))
Ki=1.77×10-14Ki=4.9×10-14Ki1=4.3×10-7
Ki2=5.6×10-11
下列选项错误的有bc.
a.2HCOOH+CO32-═2HCOO-+H2O+CO2
b.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c.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选用装置时填字母编号)实验室通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氨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 +2H2O+2NH3
(2)安装仪器时要求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3)收集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气逸出污染大气
(4)通常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NH3的生成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5)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碱石灰.
(6)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很多,请另述一种合理且简便的方法: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制取氨气.
(7)NH3与O2制取N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d.
a.在氨气的尾气处理中可以不用防倒吸装置,直接将氨气通入水中
b.铵态氮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
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铜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 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与74.75克金属钠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frac{13}{2}$O2(g)═4CO2 (g)+5H2O(g)的△H为(  )
A.-8Q kJ•mol-1B.+16Q kJ•mol-1C.+8Q kJ•mol-1D.-16Q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2011年3月1日起,欧盟将禁止含化学物质双酚A(会诱发性早熟)的婴儿塑料奶瓶.塑料奶瓶一般分PC、PP等几类材质,而PC奶瓶多含双酚A.PP(聚丙烯)塑料奶瓶不含双酚A.下列描述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中正确的是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pH=3的硫酸与pH=11的Li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LiOH为强碱
B.用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粒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
C.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向其中加入MgCO3
D.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加入Na2CO3溶液将其转化为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t℃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X/molY/molZ/mol
02.004.000
11.803.600.40
31.653.300.70
51.553.100.90
141.002.002.00
161.002.002.00
200.504.243.00
220.504.243.00
(1)计算t℃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K=1
(2)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0.117mol/L•min,
(3)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投料时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16min后,改变的条件为加入Y3.24mol,(注明物质的量)
(5)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Z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措施一定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速率的是ad,一定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d.
 a.升高温度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
c.分离出Z物质     d.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②A和C点的正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A<vC  T2温度时,B点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
A.2H2+O2$\frac{\underline{\;高温\;}}{\;}$2H2OB.CaO+CO2═CaCO3
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D.C2H5OH+3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