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常温下,某工程师以浓硫酸、浓硝酸、粗铜、水和空气为原料,设计如图所示制取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的生产工序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Ⅰ)中制取硫酸铜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NO3+H2SO4=CuSO4+2NO2↑+2H2O;
(2)在上述反应中可以被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HNO3或NO2
(3)①: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为模拟上述生产过程,实现上述方案,请根据该同学的思路在下列装置中选用适当的装置,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内:

②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4)硫酸铜晶体也可以直接用浓硫酸和粗铜反应制取,与上述方法相比,其缺点是:浓硫酸直接和Cu反应需要加热;浓硫酸产生的SO2在此实验中难以循环利用原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空气.

分析 浓硫酸、浓硝酸和粗铜得到硫酸铜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粗硫酸铜晶体,滤液Ⅲ中通入空气、水和二氧化氮生成硝酸,重新循环使用,
(1)Cu与HNO3(浓)反应,只有2molHNO3被还原,另2molH+ 由H2SO4提供,(Ⅰ)中制取硫酸铜的反应为铜和硝酸、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2)分析流程可知,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生成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
(3)①铜与浓硝酸反应,不要加热,故选A,反应中要被充空气,选 B②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NO2,防止污染空气;
(4)浓硫酸与Cu直接反应需要加热;浓硫酸产生的SO2在此实验中难以循环利用原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空气.

解答 解:(1)Cu与HNO3(浓)反应,只有2molHNO3被还原,另2molH+ 由H2SO4提供,(Ⅰ)中制取硫酸铜的反应为铜和硝酸、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NO3+H2SO4═CuSO4+2NO2↑+2H2O,
故答案为:Cu+2HNO3+H2SO4═CuSO4+2NO2↑+2H2O;
(2)上述分析可知,滤液Ⅲ中通入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反应得到硝酸溶液可以循环使用,和粗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二氧化氮和硝酸可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HNO3 或NO2
(3)①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为模拟上述生产过程,实现上述方案,①铜与浓硝酸反应,不要加热,故选A,反应中要被充空气,选 B②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NO2,防止污染空气,编号填入方框内为:
故答案为:

②装置C中是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氮氧化物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
(4)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浓硫酸直接和Cu反应需要加热消耗能源,浓硫酸产生的SO2在此实验中难以循环利用,原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浓硫酸直接和Cu反应需要加热;浓硫酸产生的SO2在此实验中难以循环利用原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空气;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备硫酸铜的流程分析,反应原理的理解应用,装置选择和实验设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
B.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4NA
C.O2的摩尔质量是32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号填入直线上.
(1)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2)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E.
(3)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
(4)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FG.
A、2NaHCO3═Na2CO3+H2O+CO2
 B、2Na+Cl2═2NaCl
C、Zn+CuSO4═ZnSO4+Cu
 D、2KMnO4═K2MnO4+MnO2+O2
E、CaO+CO2═CaCO3
F、4FeS2+11O2═2Fe2O3+8SO2
G、3CO+Fe2O3═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项中仪器可能完成目的实验的是(  )
选项仪器实验
 A制取蒸馏水圆底烧瓶、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牛角管
 B由98%的浓硫酸配制250ml
1.5mol/L的稀硫酸
250mol容量瓶、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C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制取并收集氯气   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圆底烧瓶、导管、集气瓶
 D测定NaCl中混有KCl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蓝色钴玻璃、铂丝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Ⅰ、实验室里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无水CuCl2,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2)B瓶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填名称),其作用是除去HCl;C瓶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填名称),其作用是干燥Cl2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结束应先熄灭D处的酒精灯;
(4)写出D处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frac{\underline{\;\;△\;\;}}{\;}$CuCl2
Ⅱ、(1)若制备饱和氯水,图2吸收装置中最佳的选择是④;
(2)用滴管将新制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种:①氯水显酸性,NaOH溶液被中和而褪色;②氯水中的HClO将酚酞氧化而褪色.请你帮他设计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
向已褪色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溶液变红假设①成立
溶液不变红假设②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倾倒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下仪器中选择组装,完成实验操作步骤1必需的仪器有①②④⑤⑥⑦(填编号)
①铁架台    ②漏斗    ③广口瓶    ④石棉网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
(3)在步骤3中,所指的“一系列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洗涤;
(4)为证明所得晶体含有Fe2+和NH4+,取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且迅速变灰绿,最终变为红褐色,同时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现象,证明含有Fe2+和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T℃时2A(g)+B(g)?2C(g)△H=-akJ/mol(a>0),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A(g)和B(g),经5min达到平衡.其起始物质的量及A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
起始物质的量n(A)/mol0.40.80.8
n(B)/mol0.240.240.48
A的平衡转化率80%α1α2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甲从开始到平衡时ν(A)为0.032mol•L-1•min-1
B.平衡时,A的转化率:α1<80%<α2
C.T℃时,平衡常数K=400L/mol
D.绝热容器中,压缩体积,平衡常数K>400 L/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
CO(g)+2H2(g)?CH3OH (g)
(1)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 CO和2mol H2,加入 催化剂后在250℃开始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容器中M、N两点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M、N、Q三点的平衡常数KM、KN、KQ的大小关系为KM=KN>KQ
(2)通过压力计监测上述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
压强/Mpa12.610.89.58.78.48.4
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25mol/(L.min),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4.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BC.
A.2v(H2=v(CH3OH)
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2n mol H2
(4)25℃时以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为电源电解300mL NaCl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2+4 H++4 e-=2 H2O.在电解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的pH变为13(假设NaCl溶液的体积不变),则理论上消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分子式为C5H10O的有机物,发生银镜反应后,酸化,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产物的同分异构体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有(  )
A.12种B.10种C.8种D.1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