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①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②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利用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B的名称为 , 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 .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 酸,B中加KMnO4 , (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溶液中现象为 , 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
【答案】
(1)钾;铝;铝;S2﹣+Cl2═S↓+2Cl﹣
(2)锥形瓶;倒吸;变蓝;NaOH
【解析】解:(1)①Na与K同主族,K的金属性比Na的强,钠、镁、铝为同周期金属元素,金属性依次减弱,故钾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最缓慢;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失去的电子数越多,产生的气体越多,故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多,所以答案是:钾;铝;铝;②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和Na2S反应生成NaCl和单质硫,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 所以答案是:S2﹣+Cl2═S↓+2Cl﹣;(2)①B仪器名称是锥形瓶,干燥管上部空间大,有缓冲作用,能防止倒吸现象,所以答案是:锥形瓶;倒吸;②KMnO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氯气作氧化剂、碘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氯气>碘,则非金属性:Cl>I,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可用碱液吸收,所以答案是:变蓝;NaOH.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短周期元素A,B,C,D,E,
已知:①常温下,A元素的单质在空气或浓硫酸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②B元素的原子序数比A元素大,其原子的次外层的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③E与A同周期,C,D,E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B元素与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用化学式表示):>;
(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元素的单质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后,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
(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表中对应的位置。
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写出其中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试管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试管A中,其原因是 。
(5)实验完毕后,装置中残留的气体有毒,不能打开导管上的胶塞。为了防止该气体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拆除装置前,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6)将SO2气体通入含有n mol Na2S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试分析该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气体 mol(不考虑溶解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B. 一定有3. 36L氯气参加反应
C. 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16.8g
D. ClO的生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且Z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由此可知:
(1)写出元素符号W , Z .
(2)W2X的电子式为 .
(3)由Y,X,W组成的化合物中有键和键.
(4)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写出这两种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