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
(1)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________。
A.1 mol,1 mol
B.3.5 mol,7 mol
C.3.5 mol,6 mol
D.6 mol,7 mol
(2)下列不能与白藜芦醇反应的是________。
A.Na2CO3溶液
B.FeCl3溶液
C.NaHCO3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答案】D C
【解析】
(1)若与H2发生反应,从白藜芦醇的结构可以看出,能发生加成反应的部位有两处,一处是苯环上,一处在中间的碳碳双键上,总共耗氢气3+3+1=7mol。若与Br2发生反应,中部的碳碳双键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耗Br21 mol,两端的酚羟基的邻、对位上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即下图箭头所指的位置),耗Br25 mol,所以共耗Br26 mol。
故选D。
(2)从白藜芦醇的结构可知,它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酚羟基,所以具有烯烃和酚的性质: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双键和酚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只有C项中的NaHCO3溶液不反应。
故选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时,由弱酸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起始浓度均为。如图为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时,溶液pH随加入或的物质的量而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三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B.加入1molNaOH后,溶液中
C.通入HCl,的水解程度增大,HA的电离常数减小
D.未加HCl和NaOH时,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Na2C2O4溶液进行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室温下0.1mol· L—1H2C2O4的pH=1.3)
A.Na2C2O4溶液中离子关系:c(C2O42-)+ c(HC2O4-)+ c(H2C2O4) = c (Na+)
B.向Na2C2O4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C2O42-+H2O HC2O4-+OH-
C.向Na2C2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2MnO4 -+ 5C2O42-+16 H += 2Mn 2+ +10CO2↑+8 H2O
D.向Na2C2O4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制备草酸:C2O42-+2H+= H2 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某实验小组探究等量且表面积相同的镁条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注:反应前镁条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且镁条过量)
实验 | 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4mL 0.1mol/LCuSO4溶液(pH约为4.2) | 1.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2.镁条表面逐渐生成大量黑褐色膨松状不溶物 3.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浑浊,有蓝绿色沉淀生成 |
Ⅱ | 4mL 0.5mol/LCuSO4溶液(pH约为3.6) | 1.有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2.镁条表面逐渐生成红褐色不溶物 3.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逐渐有蓝绿色沉淀生成,镁条上红褐色物质脱落,有光亮的红色物质生成 |
Ⅲ |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微量无色无味气体 |
(1)实验Ⅰ中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产生原因是_________(用简单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了探究实验Ⅰ中黑褐色不溶物的成分,做实验Ⅳ。
实验 | 操作 | 实验现象 |
Ⅳ | 1.加入浓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溶液为黄色 2.多次洗涤后的残余固体加入浓硝酸,有大量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 |
查阅资料:Cu2O可溶于浓盐酸,得到黄色溶液。
经检测,黑褐色不溶物中含有Cu2O,请解释Cu2O产生的可能原因_________。由实验Ⅳ可以推测,黑褐色不溶物中还含有_______。残余固体加入浓硝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经X射线检测,蓝绿色沉淀中含Cu2+、SO42-、OH—。小组同学查阅资料:碱式硫酸铜(Cu2(OH)2SO4)是一种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和氨水。据此对沉淀成分提出两种假设:
i.是(Cu2(OH)2SO4);
ii.是Cu(OH)2和(Cu2(OH)2SO4)的混合。
经检验,最终确定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碱式硫酸铜。请设计实验证明假设i成立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推断,镁与硫酸铜溶液产物的生成与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丙溶液的pH为l,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X<Y B. 元素的非全属性:Z>Y>X
C. 化合物XYZ中只含共价键 D. 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溴甲基-1-环己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
C.由化合物Z一步制备化合物Y的转化条件是:NaOH醇溶液,加热
D.化合物Y先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再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酯化可制得化合物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乙醇、浓H2SO4、溴化钠和少量水的混合物来制备溴乙烷,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
(一)溴乙烷的制备及产物的检验:设计了如上图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制备操作中,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3)加热片刻后,A中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该橙红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4)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还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溴化氢等
① 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溴化氢: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 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乙醚: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含有“-CH2CH3”基团,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
用右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 验证溴乙烷的性质:
Ⅰ:在试管中加入10 mL6mol/L NaOH溶液和2 mL 溴乙烷,振荡。
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2)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若无A试管,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树脂和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RCOOR′+ R′′18OHRCO18O R′′+ R′OH(R、R′、R′′代表烃基);
Ⅱ.(R、R′代表烃基);
(1)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PMMA单体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⑦为酯化反应
b.B和D互为同系物
c.D的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高
d.1 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4 mol NaOH
(7)J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与J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为顺式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
(8)写出由PET单体制备PET聚酯(化学式为C10nH8nO4n 或C10n+2H8n+6O4n+2)并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O2和2 mol NO,发生如下反应:O2(g)+2NO(g)2NO2(g),表明此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的是( )
A.容器内O2、NO、NO2的浓度之比为1∶2∶2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O2,同时生成2 mol 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